奖励如何才能奖在对的人身上

奖励如何才能奖在对的人身上_兼职服务_司机代驾

例一,某厂奖励了一位看起来最忙碌、日工作时间最长的员工,却收到一封自称是“愤愤不平者”的来信,说是获奖者一天的工作量,他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而且工作质量更胜一筹。

例二,某企业为了留住一位欲“东南飞”的“孔雀”,连续三次奖励其万元以上。然而,换来的却是不绝于耳的“早晚还得走”,这就伤了那些忠诚于企业、安心于岗位者的心,他们说:该奖的不奖,不该奖的重奖,再这样,我们不干了!

例三,某经营陷入困境的公司,为了安定人心,给10名坚守岗位的员工千元奖金,这一奖,让另一些人受了伤害,一位虽偶然脱离过岗位但却事业有成的广告创意人员因此不辞而别。

诸如此类的奖励,导致了雇员人心浮动。

我想起了一则“渔夫、蛇与青蛙”的寓言故事。一次,渔夫出海,偶然发现他的船边游动着一条蛇,嘴里还叼着一只青蛙。渔夫可怜那只青蛙,就俯下身来从蛇口救走了青蛙。但他可怜这条饥饿的蛇,于是找了点食物喂蛇,蛇快乐地游走了。渔夫为自己的善行欣慰。时过不久,他突然觉得有东西在撞击他的船,原来,蛇又回来了,且嘴里还叼着两只青蛙。

寓言告诉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奖励得当,种瓜得瓜,奖励不当,种瓜得豆。经营者实施激励最犯忌的,莫过于他奖励的初衷与奖励的结果存在很大差距,甚至背道而驰。

环顾周围为数不少的停产、亏损企业,为什么一些员工冒下岗的风险磨洋工而不去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什么拼设备、拼资源、拼员工体力的短期行为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奖励制度不够完善,就像那位渔夫,奖了不该奖的角色,挫伤了一些人的积极性。如今,企业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因而,激励不能简单从事,需要周密考虑。如果仅凭表象实施奖励,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45
24
0
71

相关资讯

  1. 1、面对不公正,怎么调整心态3122
  2. 2、看破上司的心思-上司夸你越多,你拿的好处就越少1617
  3. 3、应届毕业生最容易上手的岗位4863
  4. 4、何为人力弹性理论3709
  5. 5、企业在刚起步的用人制度-以人定岗1831
  6. 6、8个技巧让你跟同事有话聊1033
  7. 7、传养老金或增加最低缴费年限5059
  8. 8、兼职做翻译工资如何?对人什么要求?4072
  9. 9、假学历能否通过官网检测?1313
  10. 10、“中年女白领”的心理危机分析和行为指导1301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