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上市在即,它是一家科技公司吗?

WeWork上市在即,它是一家科技公司吗?_兼职服务_搬家服务

近日,共享办公鼻祖WeWork的母公司We Company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上市招股说明书,计划融资10亿美元。

WeWork是过去10年里高估值“独角兽”初创企业中一个神奇的存在。

它试图颠覆一个传统行业,与此同时,它自身也面临着增长、亏损、潜在的利益冲突等多种问题。

同时,WeWork到底是不是一家科技公司也一直是投资人争论的焦点。

在递交招股书后,国外主要科技媒体对于WeWork公司性质的看法呈两极分化。

有的认为WeWork是一家令人赞叹的科技独角兽,另一些则持强烈的反对意见。

本期推介Vox网站的文章《WeWork如何证明自己符合科技公司的估值》(How WeWork is trying to justify its tech company valuation),作者Rani Molla 和 Shirin Ghaffary 属于反对派。

作者提到,在招股书中,WeWork一直在为自己高达470亿美元的估值辩护。

WeWork不认为自己是一家传统的房地产公司,与房地产公司IWG不是竞争对手,而自称为 “科技公司”,拥有着更高的创新性和灵活性,高估值来源于科技公司自身的高价值。

这个观点很难站住脚。

IWG比WeWork拥有更大的面积和更多的客户,而且实际上已经盈利了。

虽然WeWork与去年同期相比收入也增长了一倍,但目前运营亏损巨大,2019年上半年亏损近9亿美元,摇身一变成为科技公司后的估值比IWG高出10倍以上,实在难以解释。

WeWork在公开文件中123次使用“科技(tech)”一词,这比视频通话软件公司Zoom在2019年提交的IPO申请中用的还要多,但比网约车软件Uber用的少,不过Uber现在也不得不面对自己基本上是一家出租车公司的说法。

WeWork的S-1文件中写道,技术是其全球平台的基础,专业技术和运营经验使WeWork能够快速发展“空间即服务”的核心理念,降低寻找和运营空间的成本。

该公司还强调,它雇佣了大量技术人员,在公司约12,500名直接员工中,共有1,000名工程师、产品设计师和机器学习科学家。

这样的话,如今大多数公司都可以是“科技公司”,因为它们都聘用了大量工程师,以促进其业务在新时代的发展。

WeWork试图表现得以人为本,它说公司有2500个社区经理专门负责用户之间沟通交流,又说整个沟通体验也同样是由技术推动的。作者表示,这听起来十分矛盾。

除此之外,WeWork表示,由于使用技术,每位员工的成本比竞争对手低近60%,这意味着它可以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胜过竞争对手,向会员提供优质的体验。

但现在,该公司正遭受严重亏损。它还受到性别、年龄歧视和自我交易指控的困扰,还有存在于公司管理层之中的家族关系。

这家公司古怪的是,其掌门人亚当•诺伊曼(Adam Neumann)与公司的关系相比一般初创企业CEO与公司的关系更为密切。

WeWork通过租赁而不是购买物业来避免开支和风险,实际上是从诺伊曼自己那里租赁物业,并让他赚了数百万美元。

经过仔细审查,该公司买下了这些建筑,以避免出现冲突。诺伊曼将公司7亿多美元现金套现,其中包括股票销售和债。S-1文件显示,他最近一次出售股票是在“2017年末”,这对于劝说他人购买WeWork股票并不是个好的表现。

但是,作者认为“空间即服务(space as a service)”并不是科技软件公司应该做的。

尽管WeWork的技术整合对其客户以及优化其业务运营方式来说无疑是有价值的,但它的主要产品是办公空间,这仍然不是科技公司生产的科技产品。

而该公司的上市时间,更有可能推迟。

12
162
0
48

相关资讯

  1. 1、帅车重启:要做二手车商的S2B新零售服务平台2377
  2. 2、沃尔玛重启印度扩张计划:电商仍受限制2752
  3. 3、京东企业购签约中铁十五局物资采购升级4847
  4. 4、中信出版社冲刺创业板IPO:智能化成发展重点4900
  5. 5、Top’s电商首秀:进驻Net-A-Porter3184
  6. 6、2020“精品电商”路何方?464
  7. 7、papi酱第一拍值2200万?网友评:都是套路1711
  8. 8、Grab与安达联姻发力创新应用内建保险方案259
  9. 9、万达电商:1+1+1未必大于32021
  10. 10、长沙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出口发出“第一单”1426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