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妈妈手竟是因为用力不当

产后妈妈手竟是因为用力不当_精彩生活_亲子育儿

 “妈妈手”的症状

“妈妈手”是腿鞘炎的一种,又称为狭窄性腱鞘炎。“妈妈手”的症状包括手腕侧上方疼痛,有时这种疼痛还可能辐射到近端的前臂或者大拇指;通常患者描述这种疼痛有时是相当剧烈的,特别是在大拇指做主动或是有阻力的伸直与伸展动作。如果已经形成腱鞘炎,会有局部的疼痛与肿胀。由于产后哺乳期的妈妈,常因为宝宝的头不好控制,用手来支撑婴儿的头。由于长期过度使用手腕、拇指部位及保持同一种抱婴姿势,造成手腕肌腱发炎,手腕附近疼痛肿胀,而有“妈妈手”的由来。从体质来说,刚刚经历了分娩洗礼的妈妈,其肌腱、韧带均较为脆弱,都很容易受伤。因此,月子妈妈是易患“妈妈手”的高危险人群。

 如何治疗“妈妈手”

1. 孕期要避免高重复性的手指运动,不要过度用力,不要长时间用拇指抓握,比如连续使用鼠标、敲击键盘、弹钢琴等。

2、工作中要间断休息,休息时把手臂抬高至头顶,可以让静脉及淋巴液回流。或将手腕举过头顶后,做轻轻甩手的动作,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与肿胀。

3、“妈妈手”往往清晨醒来时最重,感觉手指僵直,伸展不开,这时可把双臂抬高,让血液快速回流,缓解症状。夜间如症状明显可在胳膊下垫一个小枕头,将手腕适当垫高。

4、组织水肿是导致孕期手腕疼痛的重要原因,因此准妈妈在孕期应控制盐的摄入,预防水肿发生。

5、产后准妈妈在使用吸奶器时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因为心急给宝宝挤奶而连续长时间做拇指张合动作,这种反复挤压的动作最容易诱发“妈妈手”。

 如何预防“妈妈手”

1、正确的抱孩子姿势:新妈妈一定要掌握好抱孩子的正确姿势:要把孩子的主要重心放在前臂,手腕只是起到轻轻扶挡的作用,最好是两侧手臂交替抱小孩。另外,任何一个姿势不要保持时间过长,要经常变换姿势。

2、避免肌肉损伤:产后做一些适当的运动和家务对产后恢复有促进作用,但要注意时间不要太长,因为如果时间太长,将使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损伤。同时月子期间新妈妈身体虚弱,风邪趁虚而入,容易致使手指和腕部的肌腱和神经损伤。无论是使用吸奶器还是换尿布,当你感到肘部、腕部出现酸胀时,一定要立即停下来休息,否则手腕关节过度劳累极易患上“妈妈手”。

3、注意手部保暖:新妈妈月子里注意手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不给月子病“妈妈手”留有可乘之机。

4、适当的手关节运动:当你的手腕部出现酸胀感时,甩甩手,左、右转圈,不仅能消除不适感,还能锻炼腕部灵活性。


32
140
0
91

相关资讯

  1. 1、华为新旗舰P40Pro+终于现身!4879
  2. 2、紫光展锐华为双方结束5G互通测试1.38Gbps下载速率1873
  3. 3、使用ae复制关键帧的具体操作方法5244
  4. 4、魅族16Xs背板了解下:颜色吸晴2262
  5. 5、《绝地求生》捐赠300万元共决战役3755
  6. 6、vivoiQOO系列新品iQOO3入网:865+55W!2960
  7. 7、iQOONeo4GB运存版获得工信部认证1598元?3402
  8. 8、曝尼康旗舰单反D6将于5月份上市583
  9. 9、任正非如此大度:美国感受下5G技术796
  10. 10、小米10Pro首销战绩公布!55秒全平台销售额突破2亿元2108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