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根:智能制造要敢于闯入“无人区”

灵动科技物流车“小白”精准地为主持人递上话筒;拥有超强防丢失功能的智能登机箱轻松绕过障碍,自动跟随另一位主持人上台。5月16日,在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上,人机无缝协作的开场秀博得阵阵喝彩。

如今,智能无处不在,智能制造在中国尤其火热,国内已经涌现出一批智能制造的“示范企业”。尽管已经有众多企业在实施智能制造,但恐怕少有人真正明白智能制造的真谛。

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关键到底是什么?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看来,企业不能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过去的创新多半是“增量”创新或跟踪创新,未来要走向基于对市场尚不存在的、也不知道的需求之想象做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

“也就是说,政府也好,学界也好,工业界也好,更多地需要关注怎么供给新需求、创造需求。创新的两翼除了需求翼,还有想象翼,想象世界上还不存在的东西。”李培根表示,从创新与需求的角度看,产业创新要从强调适应、满足需求转向鼓励供给、创造需求为主。

李培根也提出了数字智能时代的若干创新思维,首先就是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融合,例如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把增强现实(AR)技术应用到电梯维修上、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把混合现实技术(MR)应用到骨科上等等。在他看来,未来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AR、MR等技术将在更多的场景得到应用。

而对于很多制造业而言,智造商和客户的融合至关重要。“融合的第一点就是我的产品怎么去满足用户的存在感,吸取用户的意见、想法。”李培根说,海尔公司在这方面就颇具代表性,“过去,冰箱、空调、洗衣机等都是大批量生产,产品开发时不去管用户,现在,他们改变了开发模式,就是先做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后再制造,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会不断地跟用户交互。”

人与机器的融合也是未来发展很重要的方向,“我们现在谈机器人,就是机器人和人协作。和人协作的机器人,是不是更简单一些,恰恰相反,越是强调跟人协作,对机器人的要求越高,因为机器人要明白人的意图,这需要它有更强的智能。”李培根说。

在他看来,智能制造要超越固定的模式,因为实际工程问题中很多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因此我们要超越模型,甚至通过大数据、深度学习而不需要模型。另外,也可以通过数字智能技术去发现这个模型更精确的参数等。

“我们需要超越人类思维去思考未来一些工程问题。”李培根认为,人工智能系统可能具有非人类思维,“阿尔法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怕的不是阿尔法狗的人类思维,可怕的是它的非人类思维。AI的非人类思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日后有可能为我们解决很多工程问题”。

“我们要超越常规的创新组织逻辑,比如开源。仔细想一想,开源在世界上已经好多年,但是在中国,可能是中国文化的问题,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不适应开源。”李培根强调,“中国的智能制造不能够仅仅去跟踪关键技术,供给需求、创造需求是更高层次的创新。我们要敢于去无人区,中国需要更多的企业家以及技术人员进入无人区,数字和智能技术的空间有很多的无人区值得我们去闯荡。”




李培根:智能制造要敢于闯入“无人区”_设计制作_可编程逻辑
29
48
0
83

相关资讯

  1. 1、国内正式迈入了5G的新篇章,5G套餐封顶300M,保持观望或是最佳选择?2672
  2. 2、为什么嵌入式开发人员考虑将串行NAND闪存用于AI系统中的代码存储2445
  3. 3、IT供应商警告企业谨慎小心使用和维护边缘数据中心1552
  4. 4、美团打车再升级“套牌车”专项整治359
  5. 5、中国通信业发展又树里程碑5G大规模商用启动!1869
  6. 6、​力学传感器种类及压阻式力传感器简介2076
  7. 7、Qorvo推出高性能BAW滤波器QPQ1298,支持全球5G基础设施部署3599
  8. 8、英特尔新神经算法芯片有了“嗅觉”,要闻10种有害化学物质1419
  9. 9、东渡日本,小米是否棋高一着?639
  10. 10、智能搬运机器人和调度系统供应商布科思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1514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