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连接失效的原因有哪些

    连接器   连接失效原因探讨

连接器的内导体相对于外导体来说,尺寸较小,强度较差的内导体更容易造成接触不良而导致连接器失效。

连接器的内导体之间大多采用弹性连接方式,例如:弹簧爪式弹性连接、插孔开槽式弹性连接、波纹管式弹性连接等。其中插孔开槽式弹性连接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装配比较方便,应用范围最为广泛。

1.内导体固定不牢

为了装配需要,在很多     射频   同轴连接器(如N型,3.5mm)的结构是内导体被在介质支撑处分为两截,然后用螺纹连接起来。但是由于内导体直径较小,装配时如果不在螺纹连接处涂胶加以固定,那么内导体连接强度是很差的,尤其是一些小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因此,当连接器在多次连接、断开,在扭力和拉力长期作用下,内导体螺纹可能就会松动、     脱落   ,导致连接失效。

射频同轴连接器常用的结构之一是内导体、介质支撑以及外导体依靠胶粘剂固定在一起。这种结构如果在装配时涂胶量不够或胶的连接强度不够,那么在使用过程中,涂胶处因受力可能发生断裂,就会造成内导体转动或者轴向窜动,内导体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电接触,连接失效。

改进方法:同轴连接器装配时可在螺纹连接处涂适量的导电胶或螺纹锁固剂以增加螺纹连接的可靠性。要选用粘结强度较高的胶粘剂,且涂胶时一定要保证胶充满整个涂胶孔;在内导体涂胶处滚花,增加内导体与胶粘剂的接触面积,防止内导体转动;适当调整内导体、外导体、介质支撑的径向尺寸及公差,使内导体与介质支撑、介质支撑与外导体之间的配合为过盈配合,也可使三者装配在一起更加牢固。

 连接器连接失效的原因有哪些_设计制作_嵌入式技术

2.内导体的插孔或插针的尺寸不正确

如果插孔内导体孔径小于规定尺寸,那么当插针内导体的插针进入插孔时就会使得插孔过度扩张,形变量超出其弹性形变范围,产生塑性变形,导致插孔内导体损坏;相反,如果插针直径过小,当插针和插孔配合时,插针与插     孔壁   之间的间隙过大,连接器的两个内导体不能紧密接触,接触     电阻   变大,连接器的     电气性能   指标也会很差。

改进方法:插孔和插针的配合是否合理,我们可以利用标准规插针和插孔内导体配合时的插入力和保持力的大小来进行衡量。如对于N型连接器,直径Φ1.6760+0.005标准规插针与插孔配合时的插入力应≤9N,而直径Φ1.6000-0.005标准规插针和插孔内导体配合时的保持力≥0.56N。因此我们可以以插入力和保持力作为一个     检验   标准,通过调整插孔和插针的尺寸和公差,以及插孔内导体的时效处理工艺,使插针与插孔之间的插入力和保持力处于一个合适的范围。
责任编辑LK

7
183
0
74

相关资讯

  1. 1、靓仔靓女的专属功能?小爱同学开启粤语功能测试招募4077
  2. 2、#链犬日报#2019-04-20星期六BTC近期持续小幅增涨922
  3. 3、亚马逊研究者依靠“迁移学习”玩转Alexa适配新语言2405
  4. 4、#链犬日报#2019-06-24星期一Libra本质上就是支付宝2471
  5. 5、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方向在哪?行业数字化转型成关键4933
  6. 6、一张图看懂华米科技AI创新大会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3071
  7. 7、对飚谷歌苹果收购初创公司Inductiv以改进其Siri和AI679
  8. 8、研究公司预测:两年内四分之三的手机将采用AI处理器2266
  9. 9、欧瑞博十店齐开厦门首家全宅智能家居体验店7·25开1344
  10. 10、金椅子还是银椅子?不如试试人工智能设计的椅子吧3145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