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科学家利用麦克风和惯性传感器听声辨物开发KnockerAI物体识别技术

近日,韩国高级科学技术研究院(KAIST)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项名叫“敲门者”(Knocker)的人工智能物体识别技术,比之前的更具优势。尽管市面上已经有通过智能手机传感器来实现物体识别的系统,但其无法在光线昏暗的情况下良好工作。好消息是,KAIST的新方案,只需拿手机碰一下目标物体,就能够完成识别工作。


韩科学家利用麦克风和惯性传感器听声辨物开发KnockerAI物体识别技术_人工智能_机器人


首先,Knocker会借助手机已有的MEMS麦克风、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对样本物体展开“训练”,以了解手机与每个物品“硬接触”时发生的特定声音和振动。


之后,手机可在碰到其它物体时,与曾经学习过的参照物进行比对,以寻找匹配的选项。目前 Knocker 已经过少量训练,能够识别 23 种常见的物品,如笔记本电脑、自行车、书本、水杯等。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嘈杂的环境中(比如马路边或繁忙的咖啡馆中),Knocker 的识别准确率依然能够达到 82%,安静环境下更是可以达到 89% 。


至于 Knocker 的实际应用场景,我们不妨开一下脑洞:比如当手机碰到一个空瓶子时,就能够订购新的瓶装水;当手机碰到自行车时,就可以知晓停车位置;以及在撞击床头板时关掉台灯。


韩科学家利用麦克风和惯性传感器听声辨物开发KnockerAI物体识别技术_人工智能_机器人


Knocker 项目负责人李成举(Sung-Ju Lee 音译)教授表示:“这项新技术不需要任何专门的MEMS传感器,手机上自带的已经足够,而是利用了当下新颖的机器学习功能,让每个智能机用户都能够立即收益于这套软件解决方案”。


 关于惯性传感器


惯性传感器是一种传感器,主要是检测和测量加速度、倾斜、冲击、振动、旋转和多自由度(DoF)运动,是解决导航、定向和运动载体控制的重要部件。

44
62
0
25

相关资讯

  1. 1、共融清洁机器人赋能未来智能物流新生态3966
  2. 2、5G即将商用“智能+工业物联网”离落地也不远了1041
  3. 3、TEConnectivity的振动传感器技术比较3383
  4. 4、中国工业机器人进入第二阶段:以工艺应用软件为核心竞争力4922
  5. 5、Linux内核才是真正的规则改变者872
  6. 6、超紧凑型工业PC系列进一步增加PCIe板卡以容纳更多接口3542
  7. 7、PCB布局布线的ESD抗扰能力测试设计3757
  8. 8、旋塞阀的基本结构_旋塞阀的工作原理2717
  9. 9、面临新旧动能转化当口,PLC已经OUT了1630
  10. 10、交流同步电网的优势是什么3756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