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2025年机器人替代效应将达4.7%

“在我们的调查样本中,使用了机器人的企业占比在2015年为8  . 1%,2017这一比例增长至13  . 4%,2015~2017年的三年间机器人投资的年均增速高达57%。”12月18日,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在《中国企业综合调查(CEGS)报告》成果发布会上公布了上述数据。

基于2015年以来,集中对广东、湖北、江苏、四川和吉林等省份的2000余家制造业企业连续开展的三次大规模调查,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形成“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现状、挑战与趋势”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涉及技术创新及研发、机器换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策、环保、财务等内容。

报告称,机器人的大量使用将导致一部分岗位的消失从而增加就业压力。据估计,机器人使用对劳动力的整体替代效应为0  . 3%,并将在2025年达到4  . 7%。

不过,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机器人的使用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有两个:一是线性的替代效应。比如报告中提到,机器人的使用替代了所在样本企业9  . 4%的初中及以下员工,同时大学及以上的员工数量却增长了3  . 6%。机器人对于不同工作任务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差异,机器人替代了3  . 3%重复运动和体力要求的常规操作型任务,同时也增加了2  . 7%对于非常规认知型工作任务的需求。

另一个影响是增长效应。因为使用机器人会提高企业生产率,进一步扩大生产。虽然短期来看,机器人的使用,增长特别快,对就业会产生一定影响,但现在替代率为0  . 3%,不需要特别恐慌。

对于营商环境,报告提到,由于不具备大型企业的能力与规模效应,中小企业获得营商环境政策红利的交易成本更高。而且,中小企业对营商环境的需求与大型企业存在显著差异。

在对营商环境的需求方面,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具有差异性。一般性的、主要针对大型企业需求设计的营商环境政策,无法完全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

相比较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更为明显,85%的中小企业认为融资途经和融资成本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妨碍因素,而这一指标在大型企业中仅为57%;相比较大企业,行政管理与审批带来的压力更大,61%的中小企业认为行政管制与审批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妨碍因素,而这一指标在大学企业中仅为35%。

报告认为,我国现阶段的营商环境政策,仍需更多考虑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能力差异与需求差异。

基于此,程虹认为,下一阶段,我国营商环境政策的主要出发点与着力点,必须是中小企业。“建议将中小企业的实际获得感,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绩效评估的最重要指标,倒逼营商环境政策的持续优化与提升。”

此外,不断推进营商环境相关的大力放权,让最了解和贴近中小企业的政府,成为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主体。


报告:2025年机器人替代效应将达4.7%_设计制作_MEMS/传感技术
85
143
0
87

相关资讯

  1. 1、《美人鱼》中出场不到一分钟,却在《美人鱼2》中成了男二号!4476
  2. 2、当年最火的8部剧,追过3部就证明你老了!1749
  3. 3、又一部顶级烂剧诞生,关晓彤一出手就奉上辣眼睛力作!4626
  4. 4、难逃中年发福?靳东新剧开机现场图曝光,脸部圆润发胖明显3987
  5. 5、曾怀孕7个月还吸毒,屡教不改被老公抛弃,如今整成“面瘫脸”!5023
  6. 6、周润发有三个秘密,有一个与小龙女有关,另外两个感动很多人3071
  7. 7、《大力神》曝菲特律王定妆照戏中被戴绿帽3567
  8. 8、孙茜《一号目标》3月21日映演绎谍战版十面埋伏1962
  9. 9、《风暴》腾讯首映礼刘德华秀奶爸功力唱儿歌465
  10. 10、《生化危机》重启电影已经杀青明年9月正式上映183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