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发现一种用光探测半导体晶体的缺陷和杂质的新方法

10月29日,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全向光致发光(ODPL)光谱学的更多细节--一种用光探测半导体晶体的缺陷和杂质的方法。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家Kazunobu Kojima说:“我们的发现证实了ODPL测量的准确性,并显示了通过ODPL方法测量晶体的光吸收的可能性,这使该过程更加容易。”


东北大学发现一种用光探测半导体晶体的缺陷和杂质的新方法_业界动态_行业云


在使用氮化物半导体(特别是氮化铝镓(AlGaN))的高效电子和光学器件(例如紫外线,蓝色和白色发光二极管(LED)以及高频晶体管)的开发中已取得了长足进步,氮化铟镓(InGaN)和氮化镓(GaN)。


GaN具有大的带隙能量,高击穿场和高饱和电子速度,因此是适合功率器件的材料。


制造商非常需要能够检测晶体缺陷并测试其效率。在这种高质量的晶体中,非辐射复合中心(NRC)的浓度可以很好地预测晶体的质量。


ni没光谱,深层瞬态光谱和光致发光(PL)光谱是检测点缺陷的估算技术,这些缺陷是NRC的来源。PL光谱法很有吸引力,因为它不需要电极和触点。


ODPL由小岛及其研究团队于2016年首次提出,是PL光谱的一种新颖形式,它通过使用积分球来量化样品半导体晶体中辐射的量子效率来测量PL强度。它是非接触式,非破坏性的,适用于用于室内照明的LED和电动汽车晶体管的大型GaN晶片。但是,迄今为止,ODPL中形成的两峰结构的起源仍然难以捉摸。


Kojima和他的团队将ODPL和标准PL(SPL)光谱学实验结合在GaN晶体上,在12 K和300 K之间的不同温度(T)下进行。GaN的NBE发射的ODPL光谱与SPL光谱的强度比(r)在低于基本吸收边能量(Eabs)的条件下,光子能量(E)呈线性下降的斜率.r中获得的斜率对应于所谓的Urbach-Martienssen(UM)吸收尾巴,这在许多半导体晶体中都观察到。


因此,ODPL光谱中GaN晶体NBE发射周围的双峰结构的起源是由于U-M尾部的存在。


26
75
0
49

相关资讯

  1. 1、新型无线柔软可穿戴健康监视器问世,由可拉伸电子设备构建1263
  2. 2、科蓝软件与蚂蚁金服推出移动金融逸平台方案,实现资源共享1359
  3. 3、​深圳启动新一轮景观亮化提升工作LED屏企获机会143
  4. 4、以国家安全为由,澳大利亚正考虑禁用华为5G设备4320
  5. 5、iPhone12的发布对电信行业意味着什么3353
  6. 6、荷兰赫尔辛基和阿姆斯特丹市将公开展示其AI系统设计4132
  7. 7、芯片研设:Synopsys设计平台获得TSMC最新工艺认证2052
  8. 8、“阿波牛”机器人助阵,全球首个“无人值守”农场今秋对外开放1026
  9. 9、景气能见度直达2020年,合晶获利续创新高1976
  10. 10、北京经信委与科大讯飞签战略合作协议,打造“1+1+N”计划2503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