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发现一种用光探测半导体晶体的缺陷和杂质的新方法

10月29日,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全向光致发光(ODPL)光谱学的更多细节--一种用光探测半导体晶体的缺陷和杂质的方法。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家Kazunobu Kojima说:“我们的发现证实了ODPL测量的准确性,并显示了通过ODPL方法测量晶体的光吸收的可能性,这使该过程更加容易。”


东北大学发现一种用光探测半导体晶体的缺陷和杂质的新方法_业界动态_行业云


在使用氮化物半导体(特别是氮化铝镓(AlGaN))的高效电子和光学器件(例如紫外线,蓝色和白色发光二极管(LED)以及高频晶体管)的开发中已取得了长足进步,氮化铟镓(InGaN)和氮化镓(GaN)。


GaN具有大的带隙能量,高击穿场和高饱和电子速度,因此是适合功率器件的材料。


制造商非常需要能够检测晶体缺陷并测试其效率。在这种高质量的晶体中,非辐射复合中心(NRC)的浓度可以很好地预测晶体的质量。


ni没光谱,深层瞬态光谱和光致发光(PL)光谱是检测点缺陷的估算技术,这些缺陷是NRC的来源。PL光谱法很有吸引力,因为它不需要电极和触点。


ODPL由小岛及其研究团队于2016年首次提出,是PL光谱的一种新颖形式,它通过使用积分球来量化样品半导体晶体中辐射的量子效率来测量PL强度。它是非接触式,非破坏性的,适用于用于室内照明的LED和电动汽车晶体管的大型GaN晶片。但是,迄今为止,ODPL中形成的两峰结构的起源仍然难以捉摸。


Kojima和他的团队将ODPL和标准PL(SPL)光谱学实验结合在GaN晶体上,在12 K和300 K之间的不同温度(T)下进行。GaN的NBE发射的ODPL光谱与SPL光谱的强度比(r)在低于基本吸收边能量(Eabs)的条件下,光子能量(E)呈线性下降的斜率.r中获得的斜率对应于所谓的Urbach-Martienssen(UM)吸收尾巴,这在许多半导体晶体中都观察到。


因此,ODPL光谱中GaN晶体NBE发射周围的双峰结构的起源是由于U-M尾部的存在。


26
75
0
49

相关资讯

  1. 1、强者来袭!《十万个大魔王》S级魔卡登陆黑市4247
  2. 2、全民农场新版本历史更新公告(持续更新ing)404
  3. 3、还原经典养成游戏《美少女梦工厂》安卓版上线4552
  4. 4、《新剑与魔法》冬日新时尚冷冬出行穿搭指南1657
  5. 5、那些在《推理学院》狼人杀中意想不到的胜利2601
  6. 6、《愤怒的小鸟之喜气羊羊》今日上架热闹过大年4070
  7. 7、所有物品任意卖钱全新《魔域手游》诠释“自由交易1032
  8. 8、《代号F》揭秘8月重大事件福利活动停不下1953
  9. 9、白鹭时代陈书艺讲话2017年H5游戏规模将达30~50亿4739
  10. 10、看男神如何争宠《甜心格格》后宫系统曝光3462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