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制出新型红外隐身材料轻松躲过红外探测仪“法眼”

4月8日记者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获悉,该所张学同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最新发现一种红外隐身材料。这种新材料坚固、轻便、可折叠,可以在不需要额外能源的情况下躲过红外探测仪的“法眼”,应用前景广阔。


中科院研制出新型红外隐身材料轻松躲过红外探测仪“法眼”_娱乐产业_星座罗盘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物体辐射红外线能力的大小,和其表面温度直接相关。根据Stefan-Boltzmann定律  ,单位面积辐射能量与发射率以及热力学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因此无论白天黑夜,红外探测仪都可以测量到目标与背景间的辐射差,得到不同物体的红外图像。现有的红外隐身技术原理通常是改变目标热辐射特性,但这些隐身材料大多有耗能持续、应用范围窄、反应慢等不足。


中科院研制出新型红外隐身材料轻松躲过红外探测仪“法眼”_娱乐产业_星座罗盘


此次研究中,技术人员想要发明出一种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温度,且不需要额外耗能的红外隐身材料。他们首先制造了一种坚固但柔软的纳米纤维气凝胶薄膜,这种薄膜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将这种薄膜用相变材料聚乙二醇(PEG)浸泡并进行防水处理,就得到一种轻薄、坚固、柔韧,但红外隐身性能优异的复合新材料。


由于纳米纤维气凝胶薄膜本身是一种良好的绝热材料,而聚乙二醇受热时会储存热量并软化,凝固时又释放热量后重新硬化,在模拟太阳光照下,覆盖目标物的复合薄膜可以从太阳吸收热量,达到抑制升温目的,就像周围环境一样,使得目标物体对红外探测仪“隐形”。当夜晚来临,薄膜又能缓慢地释放热量,以匹配周围环境。此外,选用合适厚度的气凝胶薄膜覆盖在发热目标与相变复合薄膜之间,也能做到让发热物体“隐身”。


“新材料不仅可以用于红外隐身,还可以用作电子隔热材料、电池隔膜材料等,我们预测应用前景会非常广阔。”张学同说。


68
174
0
22

相关资讯

  1. 1、“亚洲第一巨幕”亮相北京三环变“巨幕带”4489
  2. 2、关晓彤直面争议:我才20岁谈不上老戏骨,但心里想当老戏骨2680
  3. 3、悬疑片《诡拼车》将映网友热议“拼车”生活1709
  4. 4、赵文卓主演大乱炖《功夫联盟》票房可怜,刘镇伟烂片招牌3936
  5. 5、徐克获罗马电影节鬼才导演奖《狄仁杰1》将展映2444
  6. 6、《毒战》杜琪峰“开课”:我也曾为票房迷惘过3267
  7. 7、厚重底色彰显史诗大剧,《大秦赋》角色命运直戳人心2672
  8. 8、22岁被姜文一眼看中,连生2子获宠无数,美貌横甩刘晓庆几条街1418
  9. 9、周润发和靳东最想出演这种角色,网友:这种想法过分了啊4797
  10. 10、《苍兰诀》发布角色照,虞书欣古装灵动,王鹤棣反差很大4101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