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制出新型红外隐身材料轻松躲过红外探测仪“法眼”

4月8日记者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获悉,该所张学同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最新发现一种红外隐身材料。这种新材料坚固、轻便、可折叠,可以在不需要额外能源的情况下躲过红外探测仪的“法眼”,应用前景广阔。


中科院研制出新型红外隐身材料轻松躲过红外探测仪“法眼”_娱乐产业_星座罗盘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物体辐射红外线能力的大小,和其表面温度直接相关。根据Stefan-Boltzmann定律  ,单位面积辐射能量与发射率以及热力学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因此无论白天黑夜,红外探测仪都可以测量到目标与背景间的辐射差,得到不同物体的红外图像。现有的红外隐身技术原理通常是改变目标热辐射特性,但这些隐身材料大多有耗能持续、应用范围窄、反应慢等不足。


中科院研制出新型红外隐身材料轻松躲过红外探测仪“法眼”_娱乐产业_星座罗盘


此次研究中,技术人员想要发明出一种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温度,且不需要额外耗能的红外隐身材料。他们首先制造了一种坚固但柔软的纳米纤维气凝胶薄膜,这种薄膜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将这种薄膜用相变材料聚乙二醇(PEG)浸泡并进行防水处理,就得到一种轻薄、坚固、柔韧,但红外隐身性能优异的复合新材料。


由于纳米纤维气凝胶薄膜本身是一种良好的绝热材料,而聚乙二醇受热时会储存热量并软化,凝固时又释放热量后重新硬化,在模拟太阳光照下,覆盖目标物的复合薄膜可以从太阳吸收热量,达到抑制升温目的,就像周围环境一样,使得目标物体对红外探测仪“隐形”。当夜晚来临,薄膜又能缓慢地释放热量,以匹配周围环境。此外,选用合适厚度的气凝胶薄膜覆盖在发热目标与相变复合薄膜之间,也能做到让发热物体“隐身”。


“新材料不仅可以用于红外隐身,还可以用作电子隔热材料、电池隔膜材料等,我们预测应用前景会非常广阔。”张学同说。


68
174
0
22

相关资讯

  1. 1、因为剧组太穷,导演不得已饰演男主,却没想到获得上亿票房3393
  2. 2、专访《破天一剑》手游主策:不止玩法“有变数”4240
  3. 3、NASA在月球上发现巨大的潜在金属储藏原因竟然是?1229
  4. 4、苹果全新汽车专利曝光车门竟然可用于检测后方来车?1300
  5. 5、特斯拉要对抗大众?计划推基于Model3的全新掀背车2504
  6. 6、需求分析:什么是产品需求2924
  7. 7、爆单!哪吒V首日订单突破1260台纯电SUV售5.99万起4611
  8. 8、强强联手!英特尔Mobileye与福特达成大量ADAS协议3037
  9. 9、2019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TOP3品牌份额占比高达92.7%2116
  10. 10、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通过率怎么样?能不能不考试直接培训?1245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