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俞永福:互联网应是国际化服务,中国市场畸形

对话俞永福:互联网应是国际化服务,中国市场畸形_业界动态_数字化

 在SYNC 2013北京峰会上,UC董事长俞永福回顾2013年UC在国际化的进程,并预测了2014年互联网可能的创业机会。

回顾互联网过去十年,俞永福认为疆土格局已定:美国为Amazon、Google、Facebook、苹果的四座大山,国内分别为阿里、腾讯、百度、360。

近年,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为创业者提供了新的机会,这块“太平洋”的市场体量比PC互联网市场更大,这里面必然会带来震动,俞永福称之为“板块运动”。传统的互联网巨头面对这块新的海洋,显得有些水土不服:除了腾讯出了一家微信以外,其他的公司都不大成功,这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2013年的战略投资潮、并购潮。

在巨头的冲突中,UC作为创业公司,俞永福提到了两种应对方式。第一类即是被收购,如最近百度收购91的案例,称为成功上岸。第二类则是继续“往大海深处游”。UC选择了第二条,俞永福认为当初创业的激情仍未消去,依然像当初创业早期那般,相信自己的产品能做得比别人更优秀。

会上俞永福提到了几个数据:现存UC已有4个亿的活跃用户,累计使用客户端的用户达10亿,这是对UC很大程度的支持。他认为: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道路及发展方向,作为创业者,最大的责任是为公司负责,面对巨头的阵营划分,依然要坚持应有的发展路线。

2013年UC做到了两个成绩:7月份,印度市场超30%,俄罗斯市场WP市场超30%,是越南本土最大的浏览器。

谈及企业全球化问题,俞永福认为,企业要先国际化,继而才能实现全球化,否则到哪都会受歧视,所以UC选择了进攻新兴市场,再转向成熟市场的路线。

最后,俞永福阐述互联网产业里一个被扭曲已久的概念——     很多人认为互联网是本地化服务,很难被国际化。他列举了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其中7家在北美,用户分布无一有超过25%的本土市场。相对国内的畸形市场,中国BAT有98%用户来自中国,这是很不健康的现象。  

俞永福以浙江民营市场的勇气做比喻,鼓励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应该勇敢“走出去”。他认为,互联网是所有产业中最适合全球化的产业,因为用户并不关心服务商在哪,服务商可以灵活的服务用户。所谓一点介入,覆盖全球。

“企业发展从小到大需要8-9年,绝对不是过去十年的格局,中国企业的中国市场,美国企业的全球市场,靠长城的保护伞取得优势,终不是长久之计。”

俞永福透露,UC董事会决定13-15年,发展30亿的投资计划,帮助更多“变量”成长,让更多创业者使得市场更多活力。在2014年,俞认为就将会引来技术发展的爆发点,视频、语音都会达到新的高度,以技术见长的创业者将会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会。

文章链接:http://www.pingwest.com/uc-s-browser-yu/

84
140
0
51

相关资讯

  1. 1、我国核电站紧急救灾机器人核心技术进一步突破3112
  2. 2、研究员合作开发纳米晶体生长方法助力纳米光子学器件发展973
  3. 3、Intel与高通合作推出超强网卡642
  4. 4、除雪黑科技!北京首次启用高速公路降雪结冰预警系统1300
  5. 5、中科院攻克碳基半导体材料制备瓶颈,有望打破美韩长期垄断壁垒?4033
  6. 6、想要降低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噪音”?新型空心光纤可以帮助到你4567
  7. 7、2019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奇安信内生安全系统备受关注2377
  8. 8、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种新的冷却技术,使机器能像人的呼吸那样散热4473
  9. 9、济南市市中区无人值守智能警局正式亮相AI社会管理还有多远?165
  10. 10、魅族小金刚仅1128元兼具三星屏和索尼旗舰传感器2938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