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见度观测站中能见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解析

能见度观测站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透射式,一种是散射式,两个能见度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略有不同,接下来我们就对两种能见度观测站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分析一下!


​能见度观测站中能见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解析_医疗科技_投融资


透射式能见度观测仪:透射仪是一种通过测量大气透明度来计算能见度的仪器。 芬兰V aisala 公司的M I2TRA S 透射仪是上机场气象自动观测系统中用得较多的一种能见度仪器。 下面就其原理做简单介绍:给出光在大气中的衰减I = I 0exp (- Rb) (1)其中: I 0 为发射光光强, I 为接受光光强, R 为消光系数, b 为发射器与接受器之间的距离。透射仪即是基于此公式的仪器, 光源向距离为b 的接收器发射光束, 接收器测量经过大气透射的光强。 由式(1) 可以看出, 透射仪测量公式为非线性。R = - (1.b) ln ( I.I 0) 测出两点间的透射率I.I 0, 即可算出消光系数R, 并根据Ko schm ic 原理, 能见度L = - ln0105.R.


散射式能见度观测站:透射仪测量的是衰减系数, 而散射仪则直接测量来自一个小的采样容积的散射光强。通过散射光强来有效地计算消光系数是建立在以下3 个假设的基础上的: ①假定大气是均质的, 即大气是均匀分布的; ②假定大气消光系数R 等于大气中雾、霾、雪和雨的散射,图1 FD12P 结构图,即假定分子的吸收、散射或分子内部交互光学效应为零; ③假定散射仪测量的散射光强正比于散射系数。 在一般情况下, 选择适当的角度, 散射信号近似正比于散射系数。 >>>推荐阅读:光伏环境监测站简介


目前来说在国内很多国内的机场、码头、气象等部门都已引进散射式能见度观测站, 运行情况比较稳定, 中远距离的能见度观测精度较高。 这种前向散射测量体制, 发挥了散射型传感器体积小的优点, 又克服了光学污染和光源老化的难题, 是一种较有前途的能见度仪。


87
20
0
43

相关资讯

  1. 1、如何将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融合应用?643
  2. 2、智能传感器成全球新趋势行业前景值得期待496
  3. 3、北京市印发实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行动计划4791
  4. 4、运筹帷幄决策千里魏德米勒论剑首届智能维护技术大会4244
  5. 5、2018年度石化行业十大新闻发布,13位年度影响力人物同期揭榜3994
  6. 6、5人创业团拿下国产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市场半壁江山4785
  7. 7、到2028年3D打印眼镜将发展成为一个价值34亿美元的行业1510
  8. 8、一文解析MEMS半导体元件398
  9. 9、高温压力传感器器件的基本组成和应用1371
  10. 10、共模输入电压可达±1000V的差动放大电路分享2773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