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企稳回升

    机器人   产业或将迎来拐点。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11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6080台,同比增长4.3%,这是继2018年9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开始陷入负增长后,连续两个月回正。专家表示,受到汽车产业下滑影响,工业机器人需求一度大幅下降,但长期来看机器换人大势不可逆转,未来机器人产业还将保持高景气度。不过,工业机器人增长将放缓,服务机器人将保持高位增长。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在我国乃至全球都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持续增长及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等,都成为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动力。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我国机器人年产量从7万台增加到14万台,年均增长幅度超过40%。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约为15.4万台,超过了欧洲和美洲,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工业机器人密度快速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达到了每万名员工140台机器人,是2015年的3倍。

但令人意外的是,从2018年9月份开始,工业机器人产业急转直下,从此前一直保持的两位数高增长变为负增长。“受汽车及其零部件这一主要机器人应用市场影响,机器人增速出现了下滑。”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分析说。

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搬运和上下料仍然是机器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尤其是汽车和电子信息行业,占比达到60%。

可喜的是,经过一年多调整后,机器人产业正在慢慢走出颓势。

“尽管今年以来,机器人产业面临压力,一些核心技术及关键技术零部件受制于人,但这恰好是机器人产业优化结构,实现健康发展的黄金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表示,从国内看,应用领域和场景不断拓展,机器人发展势头依然强劲。

“机器人产业的短期下滑只是周期性的,长期来看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李群自动化联合创始人、CEO石金博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在刚结束的2019日本IREX机器人展上,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品类、9大系列、30款型号产品首次亮相就引来全世界的关注。在石金博看来,李群自动化之所以在国际舞台竞争中不落下风,关键在于自主创新。“从应用层到顶层,包括机器人设计、系统、控制、应用,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正是李群自动化产品的优势。”石金博说。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预测,未来3年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保持27%以上的增速,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761亿元。从细分市场结构来看,工业机器人的规模比例仍然占据优势,但增速放缓,服务机器人将保持快速增长。企业智能化改造、行业应用场景持续优化,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都成为驱动中国机器人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机器人企业已经占据了中国市场近三分之一的份额。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与国际巨头相比,中国企业也有不少竞争优势。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小差距,但在某些领域国外并没有相关应用,比如通用型机器人,正是市场突出重围的机会。”石金博认为,中国制造业体系非常庞大,当中有大量需要靠自动化技术提升的环节,中国机器人企业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优化。“这需要到第一线获得客户的工艺要求,进而将工艺提前应用到机器人上,后续可以服务更多集成商或客户。”

当前,机器人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和电子产业,其他领域的推广潜力巨大。电子、汽车、新能源等领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随着智能制造的推进,工业机器人应用正在从汽车和电子行业快速向冶金、轻工、金属加工、石油化工、食品饮料、医药健康等行业发展。其应用行业已从2015年国民经济87个种类扩展到2018年的129个种类。未来,服务机器人将从过去扫地、清洁等机器人,向教育、医疗、陪护、配送等多维度延伸。


11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企稳回升_设计制作_模拟技术
69
185
0
4

相关资讯

  1. 1、制造业升级催万亿商机,这几个行业最有掘金潜力!4868
  2. 2、国产芯片新希望,中芯国际14nm工艺大规模量产4155
  3. 3、光伏电站限电损失情况如何应对?3976
  4. 4、基于FPGA+DSP结构嵌入式系统的FPGA被动并行配置方式设计965
  5. 5、前两年融到资的机器视觉企业现在怎么样了?2087
  6. 6、和利时出席中德智能制造暨数字制造转型升级发展论坛3771
  7. 7、2019年云计算的行业观点1416
  8. 8、基于DDS技术的声纳信号模拟器的基本原理4579
  9. 9、精选|40年“工龄”的压机焕然新生2066
  10. 10、重庆机器人产业布局①│“一北一西”两大机器人产业园齐头并进4858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