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马泰克、MIR、库卡……看外商品牌AGV在中国市场的谋篇布局

不同于国产     工业机器人   市场外商品牌常年主导的局面,在移动机器人市场,国内厂家发展迅速,在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之后,有些国产企业甚至开始了“走出去”之路,但市场广阔,在国产企业厮杀之际,一些外国厂商也开始进入国内AGV领域,试图分一杯羹。

首先,我们来看看,目前的国内AGV市场有哪些主要的外商品牌。

 德马泰克

作为全球领先的物流集成商,德马泰克1996开始进入中国市场,2006年,德马泰克在苏州建设工厂,此后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扩建工厂。2017年德马泰克宣布成立“移动自动化卓越中心(COE)”,将德马泰克,英杰明自动化和NDC的AGV产品进行技术整合。如今德马泰克涵盖广泛的自动化导引车产品系列,包括叉车、单元货车、高位叉车以及任何特制搬运车辆等产品面向中国市场。

 Mir

作为一家来自丹麦的移动机器人厂商,Mir在2017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同年MiR共销售了500台移动机器人,其在中国的销售模式主要为与代理商合作,而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中国市场为MiR贡献了全球15%的销售额,MIR还计划在3年之内,努力将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提高到25%。2018年,Mir在上海注册成立了“名傲移动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俨然有大力开拓中国市场之意。

 库卡

2014年库卡收购瑞仕格开始正式进军移动机器人行业,瑞仕格在中国市场已深耕多年,而随着美的对库卡收购的完成,库卡也正加大力度扩展国内市场,2018年,库卡将其在中国的一般工业业务与SwisslogHoldingAGV中国业务合并,同时成立合资公司,这也将进一步推动库卡业务在中国市场的渗透与扩大。

 Axter

Axter自动化是一家法国公司,在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领域拥有超过30年的经验,2015年在上海注册成立法艾斯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开始正式发展中国业务。

 明电舍

明电舍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日本公司。其AGC产品在中国市场并未直接开展业务,而是用代理,以前是一南一北两家总代。现在是各区域都有代理。明电舍除了AGC,它也有AGV,比如激光叉车、重载、背负式等类型的AGV,这些产品是明电舍自己销售。

 爱知

爱知也是一家日本公司,真正开始卖AGV,在日本是2001年,除了AGV,也卖驱动单元和控制单元。在中国市场,爱知的业务也主要是通过代理商展开。

 欧姆龙

欧姆龙是全球知名的自动化控制及电子设备制造厂商,早在70年代,欧姆龙就已经与中国开始技术交流,此后开始逐步进入中国市场。

事实上,近两年随着国产AGV的蓬勃发展,外国厂商进入国内市场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前期市场开拓之路并不好走。从上述列举的企业中也可看出,目前国内AGV市场上的外商品牌并不多,他们又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从企业性质来看,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老牌的自动化企业或物流系统集成商,他们拥有丰富的集成应用经验,AGV产品也主要以自己的项目为主;当然也有专门的AGV厂商,他们的技术积累丰厚,往往具有鲜明的特色化亮点,且产品性能极具竞争力。

其次,在销售渠道上,这些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时间较早,销售渠道较为成熟,也能为其AGV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便利。有些品牌则以代理的形式在国内销售,以高端市场为主。

总的来说,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对于国产企业来说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毕竟市场的竞争已经足够激烈,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竞争也推动着国产企业的进步,毕竟国产AGV的性价比是市场最为青睐的因素。

德马泰克、MIR、库卡……看外商品牌AGV在中国市场的谋篇布局_设计制作_制造/封装
39
38
0
74

相关资讯

  1. 1、采用ArmTrustZone技术的32位MCU打造安全的IoT终端4176
  2. 2、迈向超互联城市中英专家共话5G1735
  3. 3、千亿级智慧停车行业或将学习澳门地磁传感器布置技术4587
  4. 4、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四大集成应用4573
  5. 5、MIT副教授:相比工厂医院为何更爱接受机器人?427
  6. 6、寰星电子发布AS1000Wi-Fi芯片,助力浙江省半导体产业落地4388
  7. 7、思科发布两款物联网传感器解决方案旨在简化安装,提高安全性4356
  8. 8、我国设立首家全球代码发行机构,中国二维码编码体系获国际认可4886
  9. 9、传苹果明年或发布搭载3DAR摄像头的iPhone和iPad2626
  10. 10、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量2025年将增长到1亿部,明年能否迎来市场爆发?1437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