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愈:智能制造有三个重要的驱动因素

3月20日,由华为主办的“工业‘智’造——2019中国制造峰会”在福州举行。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执委、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原局长徐愈在致辞中表示,智能制造在中国形成强劲的发展势头,背后有三个重要的驱动因素。

第一个驱动因素是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不仅经济增长率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1979年到2012年33年平均9.9%的增长,下降到2013年到2017年平均6.7%的增长率,2018年更下降到了6.6%,同时,支撑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条件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比如劳动力人口2012年开始出现持续下降。新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所以经济增长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的要求,为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动力。

第二个驱动因素,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赶超争先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受外部刺激的启动阶段,那时我们主要是受来自西方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我们主要是学习、模仿别人的做法,发展自己的新兴技术产业,全面与国际互联网对接,采取政府先行带动整个信息化的策略。到第二个阶段,是我们在实践当中尝到了甜头,特别是国内信息技术产业核心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强大的信心,所以开始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信息技术战略,这个阶段是一种内部动力生成的阶段。从现在开始我认为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就是要赶超争先的阶段,我们的数字经济不仅要变大变强,而且要更高质量的发展,而且要技术更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国际上争先发展的态势催生我国在战略上要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

第三个重要驱动因素就是技术背景,就是全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一个人、机、物全面互联,在全球范围内广域范围内互联互通互操作的时代,我们把它称之为全联网时代。全联网时代之所以能为智能制造带来重大的机遇,这是因为我认为智能制造的实质是实现超越人脑智力的制造。这种超越所依赖的是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它的特征包括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作等等这些。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只有在全联网的条件下出现和发展,实现人机物之间即时交互全联网以及全联网基础上的人工智能。依靠这些人类终于有机会能够实现超越人脑的制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

据介绍,根据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和华为公司共同进行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近5年来国内企业信息战略实践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国内的行业领军企业已经开始普遍采用新的技术架构,这种新的技术架构基于云平台,包括物联网和互联网新一代的技术架构。它是以企业核心能力的服务化和数据再现为中心,实现数据的实时打通以及应用在实时数据基础上的智能化,这是向智能化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研究还表明在向智能化转型的这个过程中,要高度关注三个重要的指标,第一要关注数据资产的增值,这是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转型的一个关键,也是衡量转型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二个分享资源能力的提升,也包括对外部资源的共享水平,包括对内部资源和共享生态的程度,这反应了智能制造对网络价值的发掘运用。第三个指标应该关注业务精准度的提高,包括产品研发,运营,服务上的进步,这是智能化水准的具体体现。

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这为发展智能制造创造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徐愈表示,智能制造既要把握好大方向、大趋势,洞察内在的驱动力,同时,又要选择好路径,抓住重点来推动转型走上成功之路。

徐愈:智能制造有三个重要的驱动因素_设计制作_MEMS/传感技术
10
5
0
2

相关资讯

  1. 1、突破传统桎梏TIDLP技术在工业领域探索无限可能4080
  2. 2、台工研院张世杰:2019年IisC计划提供20家厂商进行创新产品商品化4204
  3. 3、研究人员利用深度学习将地标照片转换为4D2817
  4. 4、前Marvell全球副总裁李春潮将在9月份出任瓴盛科技CEO!4784
  5. 5、Canalys2018年Q2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增长187%,谷歌继续领跑242
  6. 6、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制造复杂的双极器件1400
  7. 7、Imec提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单元架构,DRAM单元保留时间超400s3901
  8. 8、全球汽车压力传感器市场趋势分析1535
  9. 9、一种基于二维异质结构的光电探测器4657
  10. 10、语音交互平台Siri表现实在太糟糕HomePod正成为失败产品4567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