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对传感器的要求

对于智能机器人来说,     传感器   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每一个环节传感器都是很重要的。目前,绝大多数智能机器人的外部传感器,可以大致分为力学传感器、触觉传感器,     接近传感器   ,以及视觉、滑觉、热觉等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如此看来,智能机器人对     传感器配件   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下面,小编便来为您列举智能机器人对传感器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吧。

首先是传感器的精度问题

对于智能机器人来说,传感器需要有高精度,高可靠性,而且稳定性必须要好。智能机器人在感知系统的帮助下,能够自主完成人类指定的工作。如果传感器的精度稍差,便会直接影响机器人的作业质量;如果传感器不稳定,或者可靠性不高,也很容易导致智能机器人出现故障。轻者导致工作不能正常运行,严重时还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因此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智能机器人对其最今本的要求。

例如一些需要在特殊环境,如常用在水下环境中的水下机器人,就常需大量采用MEMS加速度传感器和     陀螺仪   等基础元件,这是因为除了MEMS传感器占用空间小以外,更重要的是,这类传感器对于一些微弱的模拟信号的转换更为及时和强大,所以,MEMS传感器是工业机器人行业研发和制造的理想     配件  

其次是抗干扰能力

由于智能机器人的传感器往往工作在未知的环境中,因此要求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     振动   灰尘和油垢等恶劣环境下干扰能力。重量轻,体积小同样是机器人上传感器的要求,对于安装在机器人手臂等运动部件上的传感器,重量一定要轻,否则会加大运动部件的损坏,影响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对于工作空间受到某种限制的机器人,对体积和安装方向的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些多关节机器人,例如蛇形多关节机器人,可以到某些较隐蔽的有空间限制的位置处进行探测。另外,为了克服一些传感器易受外界干扰的劣势,有的机器人采用了不受电磁波干扰,可进行非接触性     测量       红外   传感器,实现了昼夜均可测量等多方面的优势。

最后传感器的安装问题

智能机器人的安全问题首先是它的自我保护,另外一方面则是机器人为保护人类安全不受侵犯采取的措施。人类在工作时,总是利用自己的感觉反馈,控制使用肌肉力量不超过骨骼和肌腱的承受能力。同样,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采用力和力矩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各构件的受力情况,使各个构件均不超过其受力极限,从而保护构件不被破坏。为了防止机器人和周围物体的碰撞,需要采用各种触觉传感器和接近传感器来防止碰撞。智能机器人的服务对象是人类,为了保护人类免受其害,智能机器人需要传感器来限制自身的行为。

智能机器人对传感器的要求_设计制作_模拟技术
84
195
0
46

相关资讯

  1. 1、极狐ARCFOXαT亮相北京车展搭载α-Pilot智慧驾驶系统4595
  2. 2、华为智选智能摄像头Pro正式发布!能一键视频售299元2924
  3. 3、小米电视大师82英寸至尊纪念版限时赠送米家新风机3440
  4. 4、打工人的早餐一定要吃好!早餐机为你开启元气清晨3684
  5. 5、苹果发布HomePod14.2.1软件更新进一步提升稳定性3896
  6. 6、长江汽车进入破产清算阶段母公司年年亏损自顾不暇4765
  7. 7、小米智能门锁E开启众筹支持6种开锁方式售价899元1899
  8. 8、更方便GoogleAssistant即将支持2020款三星智能电视1619
  9. 9、米家×博朗推出米家博朗电动剃须刀9月30日开启众筹1780
  10. 10、东风标致新款5008/4008官图亮相!外观采用新设计4878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