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人员利用光刻技术研制400MHz单端口声表面波谐振器

高温环境引起的热辐射损耗会导致传感器器件有较大的声波衰减,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传感器应具有足够大的品质因数(Q)且损耗较低。传统的有线有源传感器不能用于高温环境下的温度测量,而基于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的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为此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超声技术中心博士生李学玲及其导师王文等,采用短脉冲法提取精确的反射系数,并用典型的耦合模 (coupling of modes,COM)模型,对LGS/Pt结构声表面波温度传感器件进行优化设计,仿真和试验证明该器件具有良好的高温传感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Sensors上。


研究人员基于不同Pt膜厚与波长比的LGS/Pt器件的结构开展实验研究。科研人员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反射系数计算公式,利用有限元方法提取Pt/LGS的其他COM参数,通过典型的COM模型对Pt/LGS结构的单端口谐振器进行模拟,并确定了具有较大Q值的最佳设计参数。


中科院研究人员利用光刻技术研制400MHz单端口声表面波谐振器_业界动态_行业云


图1.用于提取反射系数的声表面波装置的结构(上)和反射系数测量实验装置(下)


中科院研究人员利用光刻技术研制400MHz单端口声表面波谐振器_业界动态_行业云


图2.反射系数测量与高温传感器响应


研究人员利用光刻技术研制400MHz单端口声表面波谐振器,用网络分析仪对其测量得到较高的Q值,测量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良好。在50——650℃的温度范围里,测试所制备的传感器件的高温特性,测试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线性TCF( ——25 ppm/°C.),证明该器件具有较好的高温传感性能。


研究表明,声表面波高温传感技术可用于极端高温环境下的高灵敏度温度监测和预警。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基金项目等的资助。

68
153
0
91

相关资讯

  1. 1、静态云迁移与动态云迁移3995
  2. 2、三大运营商披露5G频谱分配方案,5G商用渐行渐近,专家建议明年不要换手机3743
  3. 3、大数据提升中国人工智能“比较优势”1328
  4. 4、基于数据的预测的解释是否真的增加了用户对AI的信任?3101
  5. 5、韦尔股份收购新进展:通过收购豪威科技议案!454
  6. 6、IEEE发布宽带隙功率半导体国际技术路线图,重点关注四大领域3999
  7. 7、专注婴儿产品的科技公司BleepBleeps推出一款多功能助眠设备2921
  8. 8、媒体应用人工智能再上台阶AR新闻亮相全国两会1265
  9. 9、如何为云计算的前沿“边缘云”做好准备3033
  10. 10、插件机的保养,具体的方法有哪些?2825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