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进展!华中科技大学Sr2RuO4超导配对对称性研究成果发布

在凝聚态物理中,物质的相通常由对称性及其序参量来表征。然而,在某些材料中,对称性和序参量的测量却非常艰难,比如Sr2RuO4的超导对称性。Sr2RuO4自发现以来,长期被认为是具有奇对称、自旋三重态配对、拓扑性质等特性的非常规超导体的典型代表。最近,华中科技大学罗永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Stuart Brown及Andrej Pustogow共同通讯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Constraints on the superconducting order parameter in Sr2RuO4 from 17O NM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氧17的核磁共振(NMR)光谱,以探测Sr2RuO4中超导的性质及其在应变下的演化。研究发现:首先,无论应变是否存在,Sr2RuO4的自旋磁化率在超导相变前后均有明显的变化;其次,这些现象无法用常规的手性p波表象来理解,甚至所有与z方向平行的超导序参量都存在疑问,从而启迪人们重新审视它的超导对称性。该项工作并不完全排除所有的p波对称性的可能,要证明或证伪它们,还需要更精确地测量超导前后自旋磁化率的改变量。


华中科技大学刘剑峰及密歇根大学X.Z. Shawn Xu共同通讯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A Cold-Sensing Receptor Encoded by a Glutamate Receptor Gen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将红藻氨酸类谷氨酸受体同源物GLR-3鉴定为冷受体。该研究显示GLR-3在外周感觉神经元ASER中感知冷,以触发冷避免行为。GLR-3通过G蛋白信号传递冷信号,与其谷氨酸门控通道功能无关,表明GLR-3是一种代谢型冷受体。来自斑马鱼,小鼠和人的脊椎动物GLR-3同系物GluK2在异源系统中都可以作为冷受体起作用。小鼠DRG感觉神经元表达GluK2,并且这些神经元中的GluK2敲低抑制了它们对寒冷而非凉爽温度的敏感性。该研究确定了一种进化上保守的冷受体,揭示了一种中心化学受体意外地起到外周的热受体的作用。


重大进展!华中科技大学Sr2RuO4超导配对对称性研究成果发布_软件科技_游戏攻略


在凝聚态物理中,物质的相通常由对称性及其序参量来表征。然而,在某些材料中,对称性和序参量的测量却非常艰难,比如Sr2RuO4的超导对称性。Sr2RuO4自发现以来(Y. Maeno, 1994),长期被认为是具有奇对称、自旋三重态配对、拓扑性质等特性的非常规超导体的典型代表,罗永康等人在前期研究中(Phys. Rev. X 9, 021044)已从实验上证实了应变下Sr2RuO4符合范霍夫奇点(van Hove singularity,vHs)的特征,为揭示Sr2RuO4的超导电性打下了基础:一方面,从态密度角度看,自旋单态配对下Tc受态密度影响更大;而另一方面,由于范霍夫奇点同时也会增加Stoner因子,即体系趋近于铁磁不稳定性,从而增强了自旋三态的配对强度。


重大进展!华中科技大学Sr2RuO4超导配对对称性研究成果发布_软件科技_游戏攻略


图(左)为单轴应变下范霍夫奇点附近的17O NMR测量的奈特位移与温度的曲线。上插图的应变产生装置;下插图为应变下的超导转变。图(右)为无应变下17O NMR的奈特位移与射频能量输入的曲线。通过对射频输入能量进行控制及量化,证明在无应变下,自旋磁化率在超导前后发生变化。


为深入研究Sr2RuO4的超导态性质,罗永康教授与合作者对Sr2RuO4进行了更进一步的17O NMR测量和分析,为揭示Sr2RuO4的超导配对对称性提供了新的启示。研究发现:首先,无论应变是否存在,Sr2RuO4的自旋磁化率在超导相变前后均有明显的变化;其次,这些现象无法用常规的手性p波表象来理解,甚至所有与z方向平行的超导序参量都存在疑问,从而启迪人们重新审视它的超导对称性。该项工作并不完全排除所有的p波对称性的可能,要证明或证伪它们,还需要更精确地测量超导前后自旋磁化率的改变量。


罗永康教授是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2018年8月从海外引进的高水平人才,该项工作是其继今年5月在《物理评论X》(Physical Review X)发表论文后的又一重要成果。近年来随着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效率的不断提升,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仅2019年上半年已发表科研论文104篇,其中一区论文29篇,包括《自然》(Nature)、《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顶级学术期刊,大科学设施的科学效益正在日益突显。


注:解析参考自华中科技大学官网介绍。


解析链接:


http://news.hust.edu.cn/info/1002/36394.ht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596-2


15
70
0
19

相关资讯

  1. 1、科技匠心,助力中国半导体芯片产业兴盛发展1064
  2. 2、无人机发展加速的“黄金期”,商用落地需解决两大难题2267
  3. 3、如何快速理解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1246
  4. 4、传感器动态和静态主要技术指标详解4918
  5. 5、受壁虎启发,未来用于机器人夹手的粘合材料被研发量产2979
  6. 6、位移传感器的应用有哪些1372
  7. 7、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连接器国产化前路何在2238
  8. 8、火币公链你了解多少1904
  9. 9、“工业之眼”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之路4560
  10. 10、串行D/A转换器X79000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举例分析4296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