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verilog代码的RTL视图

刚开始玩     CPLD   /FPGA开发板的时候使用的一块基于EPM240T100的板子,al     te   r的这块芯片虽说功耗小体积小,但是资源还是很小的,你写点稍微复杂的程序,如果不注意coding style,很容易就溢出了。当时做一个三位数的解码基本就让我苦死了,对coding style的重要性也算是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了。

后来因为一直在玩xilinx的spartan3 xc3s400,这块芯片资源相当丰富,甚至于我在它里面缓存了一帧640*480*3/8BYTE的数据都没有问题(VGA显示用)。而最近接触EPM7128,它的资源似乎也不丰富,我写着写着有时不注意就无法布线了。由此可见coding style对设计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资源紧张或者速度要求较高的设计中。我个人对前者的体会深一些,高速的设计没有涉及过,只是明白一些用流水线提高速度的方法。

可以步入正题了,先拿一段简单的代码开始吧。我先提一点,这回我用的是     quartus   II 7.0进行测试,其它的EDA工具综合出来的RTL视图可能会不一样,所以仅作为在q     uart   us II 7.0环境下的一些参考吧。不过思路是一样的,可以借鉴的。

Ex1:

input[1:0] xin;

output dout;

assign dout = (xin == 2'b0);

代码很简单,就是当xin==2’b0时dout=1,否则dout=0。上面这段程序的RTL视图如下:

 不同verilog代码的RTL视图_设计制作_处理器/DSP

其实就是一个     比较器   ,如果xin=2’h0,那么输出OUT就为1。和设想一样。

下面是我在参考一些别人的代码的时候看到别人一种常见的写法,它是用了?语句。

input[1:0] xin;

output dout;

assign dout = (xin == 2'b0) ? 1'b1:1'b0;

RTL如下:

 不同verilog代码的RTL视图_设计制作_处理器/DSP

是不是发现多了以一个选择器(可能不叫选择器吧,但是你明白意思就可以),这样平白无故的就多耗用了一点资源,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是傻乎乎的跟着别人用这种写法,但是看到RTL视图后我就不这么干了,既然前者一样可以得到预期结果,为什么我还要画蛇添足多一个选择器呢。所以,推荐使用前者。资源的节约是潜移默化的~_~

(先说一点吧,其它的待我想起或者是感悟到了再提吧,以上也完全是我的个人愚见,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拍砖~_~)

78
30
0
43

相关资讯

  1. 1、昆汀·塔伦蒂诺新片迎来一位老戏骨阿尔·帕西诺加盟2788
  2. 2、《风暴舞》:很久没见过这么会装逼的主角了1301
  3. 3、昔日的“四大顶流”,两位“消失”,一位转型成功725
  4. 4、编剧看弹幕写剧本?《顶楼》露娜没有死,还是夏允哲的女儿4142
  5. 5、陈嘉上:香港电影工业换血希望合拍片少挨骂631
  6. 6、《无懈可击之蓝色梦想》开播揭秘三大看点1783
  7. 7、知名大V微博狂黑朱一龙,镇魂女孩却回复:黑料还没我们多呢3774
  8. 8、《银河护卫队3》电影确认今年开拍勇度不会复活4532
  9. 9、口碑越差票房越好?《悬崖之上》正在打破《你的婚礼》的魔咒3358
  10. 10、《大闹天宫》七天吸金6亿曝酣畅淋漓大战特辑4774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