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时代,工业互联网该如何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

 首先工业4.0是德国提出来的,而工业互联网是由美国GE牵头成立的工业互联网联盟在推动的。而个人认为德国对工业发展阶段的划分并不是特别合理,德国提出的工业4.0,开启的变革主要是解决服务业的矛盾,这次变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等同于工业革命的一次变革,而不应该是工业革命内部的一次变革。

  工业4.0时代,工业互联网该如何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_设计制作_制造/封装  

    工业4.0时代,称为服务业文明时代更合理  

 工业革命开启的是工具解放人的体力劳动的新纪元,而服务业革命(我为工业4.0这件事起的名字)开启的是工具解放人的脑力劳动的新纪元。

    按照这个类比:  

 工业1.0的标志性事件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开始了机器解放人的体力劳动。

 工业2.0的标志性事件,德国人认为是辛辛那提一个饲养场流水线的使用,而我更喜欢用福特汽车流水线作为事件的标志,这个阶段开启了工业化的社会分工。

 工业3.0的标志事件是PLC的发明,而我更喜欢将这个事件类比于瓦特改良蒸汽机(服务业革命的开启,开启了机器解放人的脑力劳动)。

 工业4.0的标志事件,我更喜欢用云计算的发明作为一个区隔,云计算为机器解放人的脑力劳动提供了一个载体,是人工智能的载体,没有云计算,就不会有最近一轮的人工智能热,同时云计算也开启了脑力劳动的社会化分工(可以类比于服务业的社会化分工)。

 所以我将PLC,计算机的发明,定义为服务业1.0,是机器解放人的脑力劳动的开启技术。而将云计算的发明,作为服务业2.0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将开启服务业的分工。

    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平台的载体  

 国内在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而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平台的载体,因而工业互联网早期是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主。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所有设备数据,利用设备数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将数据形成的智能,以服务的形式为企业赋能,基于赋能平台实现服务业的分工。

 未来的制造业,个性化定制产品将是主流,这意味着未来产品种类将更加丰富,产品的生产批量将越来越小。这意味着供应链体系生产制造将不再是瓶颈,在产品批量越来越小的条件下,产品设计将遇到供给瓶颈,产品服务将因为批量少而带来服务难度增加。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产品服务,其属性都与服务业类似。

 当制造企业的差异化竞争,将不在是生产设施以及核心产品的竞争力之后,生产设施的通用性将会越来越强,当生产设施通用化之后,生产设施未来可能以租赁的形式。

 未来的工厂就有可能是附带着人力资源服务的生产设施的租赁,制造业的瓶颈将转移为产品设计,当存在瓶颈时,一方面是人力资源向瓶颈转移,也就是设计类人员的增加,另外一方面是设计效率的提升,通过工具赋能,形成设计分工,提升效率。

 分工的基础是工具,工业互联网将是设计分工的工具,解决的是产品全生命周期中,设计和服务的难题。

70
67
0
13

相关资讯

  1. 1、郭敬明《晴雅集》下线,猫眼、淘票票无法购票,片方3亿投资恐难回本1927
  2. 2、“唐僧”迟重瑞妻子身价超500亿2018年百富榜第37位3093
  3. 3、破解首日票房预售之谜,它的作用和规律有哪些?3704
  4. 4、《阿凡达》内地重映票房破亿重夺全球票房冠军1852
  5. 5、杨紫四个大婚造型:躲过锦觅润玉,逃过佟年韩商言,唯独败给了她4190
  6. 6、徐冬冬被男友送包,却意外暴漏了男友身份,网友直呼“狗粮”真甜660
  7. 7、《终极笔记》收官剧情还原南派三叔被骂上热搜4343
  8. 8、【金像日记③】维多利亚港响起《上海滩》447
  9. 9、《金蝉脱壳2》终极预告海报曝光,史泰龙集结各路英雄齐越狱4866
  10. 10、张亦驰曝不想客串《司藤》,提苛刻要求想被拒,景甜回复让人笑翻5028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