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运动控制器产业的内部发展

    运动控制         是   工业自动化     重要分支,作为控制系统的上位机,根据软件算法将指令传达给各个部位的驱动器,最终实现机械运动位置、速度、加速度、转矩等控制。此外,还可直接用于数控机床、电子设备、印刷设备、机器人、医疗等设备上。根据数据显示,中国运动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       50.5       亿,增至       2018       年的       76.4       亿,年复合增长率为       10.9%       。那么,运动控制器产业内部发展情况如何?    

    市场占比:专用控制器>    PC-Based     控制>       PLC       控制    

    控制器有三种控制方式:专用控制、    PC-Based     控制和       PLC       控制。在三类运动控制器中,专用控制器用于运动控制的比例最高。数据显示,       2019       年,用于运动控制的专用控制器比例已达到       39%       ,其次是       PC-Based       运动控制器与       PLC       系统,比重分别为       32%       、       29%       。专用控制器在机床、高端工业机器人中发展较快,       PC-Based       控制器在雕刻机、半导体、物流、激光加工机等领域增长较快。汽车、电子、制药等行业对   工业机器人     的需求直接刺激了运动控制器在机器人领域的快速发展。    

    本土控制器软件控制算法有待提高    

    控制器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国产品牌已经基本掌握,但在软件控制算法的成熟度方面,与贝加莱、倍福、西门子等国际品牌还有较大差距。进口控制器的设计方案明显优    

    于国产控制器,单价也相对较高。据了解,进口控制器单价大多超过万元,国产控制器价格在万元以下。    

    据统计,由于工业机器人对运动技能要求较高,尤其是控制器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标准较高的多关节机器人里面,基本采用进口控制器。但对于轴数少、运动范围小、运动速度要求不高的    SCARA     机器人而言,国产运动控制器已可满足日常工作的要求,因此       SCARA       机器人控制器大多采用国产品牌的运动控制器。    

    另外,大部分国内控制器企业只生产通用控制器,专注于在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领域的企业数量为数不多,目前有众为兴、埃斯顿、台达等。由于进入该领域的时间较晚,且控制器功能开发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步骤,国内控制器品牌正处于不断加强软件开发能力的阶段。    

    国内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   运动控制器     市场,主要以外资品牌主导为主,国际工业自动化巨头发展历史悠久,具备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产品经过市场的长久认证,已形成良好的市场口碑。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外资企业占据了    80%     的市场份额。    

    本土的运动控制器发展时间晚,在技术和性能上,与外资有着一定差距。不过凭借良好的产品性价比和使用性能,在国内市场有逐步提高的迹象。近年来,在政策的引领下,加大研发投入,并通过学习、吸收、消化国际先进控制技术,已逐步掌握核心控制技术。  


运动控制_运动控制器产业的内部发展_设计制作_电源/新能源
12
68
0
12

相关资讯

  1. 1、高性能电机控制的结构和应用1278
  2. 2、日本制造仅用5年超越美国的缘由?474
  3. 3、智能工厂面临的供应链管理挑战1248
  4. 4、linux设备驱动模型一字符设备open系统调用流程3286
  5. 5、U-Boot架构浅析之u-boot架构的特点分析4374
  6. 6、5G报告:86%的运营商预计到2021年推出5G服务1952
  7. 7、2018电源磁件被迎头痛击,自动化和研发让企业笑看风云3779
  8. 8、万可全球公布2019财报,较上一年度获得稳定增长536
  9. 9、菜鸟IoT战略提速,全国首个机器人分拨中心南京启用3449
  10. 10、Intel智能网关参考设计945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