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协作机器人应用落地,聚焦安全性问题

协作     机器人   (cobots)可以帮助工厂内工人进行较危险、较劳累的工作,已成为许多制造业转型的项目之一,随著协作机器人的市场被看好,分析师认为若要让机器人达到可与工人在同个空间内运行,又同时要确保不会伤到工人,产业需要制定出一套更高的安全标准与策略来规范协作机器人的运行与设计。

据报导,随著工业4.0发展,工厂运行需要更加弹性化来因应转型,因此技术需要与时俱进,让工厂能因数码转型提升生产效能,而协作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业的自动化转型中扮演关键角色,分析师预测,在2019年将会有更多的协作机器人被应用于工厂,而机器人的安全性也将成为重要议题。

协作机器人可以藉由软件更新进行升级,也可以取代部分的劳力工作、帮助工人进行一些真人难以达成的任务,例如举重物、进入相对危险区域等,不仅节省了制造成本,同时也强化了生产效率。

2019年协作机器人应用落地,聚焦安全性问题_设计制作_电源/新能源

以日本为例,该国因人口高龄化导致制造业人力不足,许多企业引进协作机器人与员工合作,帮助人力维持生产组装线的运行,加上协作机器人的成本相对人力较低,也降低了运行成本。

市场看好这块市场未来的发展商机,预测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在10年内会成长数十倍,达到逾100亿美元产值。

不过协作机器人在安全上的疑虑有待解决,例如日本法律规定,工业机器人运行时不得不与人体有接触,因而一般都会用围栏把机器人和人员进行隔离,而在工人周围工作的机器人功能则会受到限制,来确保职场安全。

若工厂希望协作机器人可以与工人在同个空间内工作,但又不想因机器人从事高危险的行为而伤到工人,机器人在设计上的安全考量就必须被重视,虽然国际标准组织(ISO)针对协作机器人推出ISO/TS15066安全标准规范,但由于协作机器人运行上的限制,业界仍须进一步制定安全标准。例如,机器人运行速度若超过设定值,就无法与人员协作,以免造成损伤。

分析师认为,机器视觉(machinevision)以及机器学习(machinelearning)等技术的发展,未来将有助工厂员工在安全的情况下与机器人协作。

为了进一步解决安全问题,业界越来越频繁使用雷达、光达(LiDAR)与摄影机监测系统等时差测距(TimeofFlight;ToF)传感器,强化机器人对周遭环境的灵敏度,以降低工厂员工操作时的危险性。

不仅如此,分析师也呼吁要让机器人导入信息技术(IT),由于在许多工厂将设备连上网络后,安全议题也变得至关重要,如何规划出一套能够同时贯彻IT与营运技术(OT)的策略来进行集成,是产业目前面临的挑战,若能从IT的资料方面来增加操作上安全性,将可望确保OT层面的安全性。


52
6
0
29

相关资讯

  1. 1、《推拿》柏林场刊评分垫底郭晓冬不解戏份被删3352
  2. 2、剧透预警!《神奇女侠2》片尾彩蛋揭晓,《闪电侠》联动真要来了4168
  3. 3、从偶像到演员,黄景瑜背后没有“黑科技”|专访乾澄影视杨鑫1306
  4. 4、《延禧攻略》纯妃意图“利用”弘昼,原来他们从小就认识!3826
  5. 5、《胜女2》破2亿“翰爽”成最具影响力情侣档2988
  6. 6、《我就是这般女子》大结局:容暇当上皇帝,以皇后之位迎娶班婳,婚后生下儿子1716
  7. 7、彭于晏发文疑回应抢C位:数不清多少次深夜跌到又在黎明爬起来1341
  8. 8、《神偷奶爸2》未过审小黄人再无缘内地银幕4843
  9. 9、对话世界借船出海,中国国际电视台为何引发外媒和网友热烈讨论?1011
  10. 10、新媒体短片节国际短片交流分享会在深开启,首场重温《签手》4653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