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助力大数据产业新建设

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板块之一,  工业互联网 成为我国未来重点部署的核心战略,从中央到地方频频定调加快其发展。2019年“工业互联网”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互联网巨头重点发力的领域,也是新经济的“蓝海”,而工业大数据则成为工业互联网的“粮食”。

工业大数据涵盖工业领域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各类数据,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

大数据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6年12月,工信部印发《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到2020年,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30%左右,加快建设数据强国,为实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5月13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意见》从加快数据汇聚、推动数据共享、深化数据应用、完善数据治理、强化数据安全、促进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对加快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作了具体部署。

发展大数据产业,需要一系列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落地方案。在构建工业大数据资源体系层面,《意见》提出,推动工业大数据全面采集,支持企业加快部署  传感器 、射频识别、数控机床、  机器人 、网关等数字化工具和设备,提升设备数据、产品标识数据、工厂环境数据等生产现场数据采集能力。

其中,传感器是一类将环境中的自然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半导体器件。根据传感器类型不同,具体包括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光传感器、位置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等。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传感器是数据的采集入口,是物联网、智能工业、智能设备、无人驾驶等的“心脏”,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

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传感器市场也将得到进一步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2019年传感器扩大应用范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达2310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我国传感器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500亿元。

工业大数据产业在为传感器行业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对传感器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传感器灵敏度、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会更高。另外,工业大数据也使得传感器无处不在,大量使用,对传感器提出轻量化、低功耗、低成本的要求,同时也要求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国内传感器企业应积极推动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创新,构建完备的产业结构体系,形成产业龙头,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融合,才能较快推进我国传感器产业发展,满足大数据时代对传感器的需求。

传感器助力大数据产业新建设_设计制作_嵌入式技术
50
131
0
80

相关资讯

  1. 1、《小偷家族》可以打败《燃烧》吗?1049
  2. 2、徐峥葛优郭冬临都是光头,多年不显老,光头真的显年轻?3467
  3. 3、刘亦菲久违晒照抱流浪猫出镜,全副武装裹超厚小蛮腰却意外吸睛2875
  4. 4、传闻:老版章鱼博士演员,已抵达荷兰弟版《蜘蛛侠3》片场2538
  5. 5、王祖贤朱茵都不及她的三分之一,徐克称她为50年难得一遇的美人884
  6. 6、《环太平洋》:特效出彩中国机器人戏份并不多4413
  7. 7、内地第十部7亿+作品《私人订制》延期一周下线795
  8. 8、有种整容叫《香蜜》奇鸢,当初戴面具嫌他丑,如今帅成潮男欧巴3327
  9. 9、他是我国最牛的功夫演员:成龙和他决裂,李连杰被他瞧不起3071
  10. 10、关晓彤被P成三米,和电线杆比身高,网友:这修图师不开除?820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