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厦门进口工业机器人达1700台,暴增67倍

受益“以机器换人”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工业机器人进口呈现井喷态势。据厦门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厦门市进口工业机器人1700台,同比增长67倍。其中,6月当月进口工业机器人201台,增长200倍。


2018年上半年厦门进口工业机器人达1700台,暴增67倍_人工智能_人脸识别


据厦门海关人士介绍,日本是厦门工业机器人主要进口来源地,上半年自日本进口工业机器人1647台,增长101.9倍,占同期厦门市工业机器人进口总量的96.9%。


同期,厦门自台湾地区进口34台,增长33倍;自欧盟(28国)进口15台,增长1.5倍。


数据显示,上半年厦门市进口其他工业机器人1642台,增长820倍,占同期厦门市工业机器人进口总量的96.6%。同期,进口多功能机器人39台,增长8.8倍。


随着日新月异,大大小小的产业均涉及了人工智能,大量的投入也确实有明显的成效,机器人渐渐已经可以替代人类做一些简单、繁琐、有伤身体的事情了。我们会看到在物流点已经不需要加班加点整理货物分配货物,会看到组装一部手机可能机械臂自己就能够完成这些操作,甚至盖房子砌砖贴瓦机器人都已经可以胜任。


2018年上半年厦门进口工业机器人达1700台,暴增67倍_人工智能_人脸识别


通过浅析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我发现德国与日本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成功离不开三要素,缺一不可。这三大要素一是劳动力短缺,二是强劲的下游需求,三是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引导。目前来看,我国现状与日德两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初期极其相似。首先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供给下降而成本攀升,我国劳动力成本已与工业机器人成本相当。其次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下游行业亟需升级,包括汽车、3C、金属加工、家电、食品等行业产线自动化改造和升级需求巨大。最后在政策上,我们也支持工业机器人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2018年上半年厦门进口工业机器人达1700台,暴增67倍_人工智能_人脸识别


有着天时、地利和人和,预计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从行业角度看,通过对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梳理和分析,我们预测,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密度到2020年将超过200台每万人,未来三年需求量增速将维持在30%以上2018——2020年将分别达到19.2万台、25.3万台、32.9万台,本体市场规模将超过253亿元、321亿元、400亿元。对于受益企业,我们认为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需求量将呈现同步增长,国产减速器市场份额将会得到持续提升,同时伺服电机市场份额提升也将是大势所趋,并且不可逆转。因此提供上述服务的企业都将受益。



82
51
0
89

相关资讯

  1. 1、工业富联打造“熄灯工厂”启示录:智能制造战场的价值回归2980
  2. 2、5G、AI强强联合将带来何种新机遇?3000
  3. 3、2020年1-9月份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5905.8亿元1733
  4. 4、比亚迪2019年财报发布,全年录得1277亿元4886
  5. 5、印度并网光伏项目逆变器要求至少40%需印度生产4799
  6. 6、需要了解linux根文件系统的挂载过程2066
  7. 7、调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如何调整?4198
  8. 8、怎样去优化人工智能存储304
  9. 9、LED显示屏的安装流程以及注意事项解析393
  10. 10、基于CPLD芯片实现专用键盘芯片KB-CORE的功能设计方案4780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