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看上中国24万吨供应,我国实现两大突破,将对韩企发起冲击

随着我国半导体产业不断发展,近日我国又实现了两大突破。据媒体9月23日报道,在近日安徽合肥举行的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我国集成电路企业长鑫存储宣布DRAM生产线投产。据悉,目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三业”(封测、设计、制造)占比趋近合理,向3:4:3的黄金比例调整,预计未来三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早在9月2日,紫光集团旗下长江存储也宣布已开始量产中国首款64层3D NAND闪存芯片。分析人士指出,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的投产,意味着我国有望打破存储器市场被海外厂商垄断的格局。数据显示,在2018年全球DRAM市场中,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家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高达95%。

然而,随着中国企业取得了巨大突破,估计就能对韩国等半导体企业发起冲击。据了解,今年以来,全球半导体景气低迷,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9月14日发布的报告,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出货额为133.1亿美元,同比减少20%。此外,7月以来日本对韩国之间发起半导体的出口限制,更是为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

据悉,今年第二季度来自韩国、日本半导体设备的出货额同比分别减少47%和39%,与此同时,中国的半导体市场却呈现逆势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中国二季度出货额却实现环比增长43%,达33.6亿美元,位居第一。此外,日本从7月初开始限制对韩国出口三种核心半导体和显示材料,与此同时,韩国也在努力地在海外寻找替代市场。
此前金十数据还曾多次提到,在日本限制韩国的三种半导体材料中,中国早已在2018年实现24万吨电子级氟化氢的年产能供应,因此完全有余力可以成为韩国的替代供应来源。据悉,今年1-5月,韩国进口的氟化氢材料中,有46.3%是由中国供应,来自日本的仅占43.9%。

值得一提的是,看上了中国的半导体制造工艺,此前韩国半导体巨头——SK海力士还计划在中国设下全球单体投资规模最大、月产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10纳米级DRAM产品生产基地。不难想象,随着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日益成熟,届时韩国的半导体企业将与中国达成更多合作。

韩国看上中国24万吨供应,我国实现两大突破,将对韩企发起冲击_软件科技_Win系统专区
81
90
0
25

相关资讯

  1. 1、第20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精密光学展镜头及摄像模组展搭建光学发展生态圈4242
  2. 2、Nvidia:太高估游戏需求,低估挖矿退烧热冲击,绘图芯片库存过剩1114
  3. 3、智能穿戴和创伤治疗的新贵—导电水凝胶3851
  4. 4、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加湿和除湿的太阳能脱盐系统!4680
  5. 5、智能家居制造商Nest重回谷歌旗下,负责研发Home音箱1675
  6. 6、爱普生发布了迄今为止最亮的激光投影仪3619
  7. 7、​国内振动传感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提升1366
  8. 8、贴片机的分类,各自的特点分别是什么?4765
  9. 9、Vishay新系列电容器MKP1847H可承受苛刻温湿度环境测试553
  10. 10、微软携手华晶科开发视觉解决方案,可支援Azure机器学习服务569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