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三和人才市场》:这个时代的“废青”,就是你我他


三和人才市场


废青这个词现在似乎专门来指代香港年轻人了,虽然说起来各地无不废,从60年代到现在一浪接一浪,不过现在你要提出这个词,任何人恐怕都把目光往香港那边放去。

其实也并不是我们不废,往往是因为没资格废,在我年轻的时候还可以通宵几天几夜玩游戏,现在呢,不知道什么时候,游戏已经变成小学生中学生的天下了。

而我们,离开校园的我们,只能马不停蹄日夜劳作,为了那三五斗,过着机器人般的生活。

所以有时候我也会羡慕,那些说走就走的人,到底是拿得起放得下啊,潇洒的灵魂我也想有,可到哪里找呢?简直是另一个世界的。

直到我看到《三和人才市场》这个纪录片,我忽然发现,原来这些人还存在着,就在我们周围,你说他们是废青?也许吧。


《三和人才市场》是一部纪录片,NHK出品,说的是深圳那边一群人称“三和大神”的故事。

“三和大神”,说的是“日结做一天,阔以玩三天”的那群人,他们以打零工为生,赚到了一点钱就不再工作,整天泡在网吧打游戏,等没钱了再出来打零工。

吃挂逼面、喝挂逼水、睡大街、得过且过似乎是他们的特征,他们往往没有什么梦想,就像废青一样不思进取,颓废度日。

但似乎又不是,他们对自己有认知,他们有忧愁,事实上纪录片里所拍摄的宋春江,如果给他一个合适的舞台他应该是有所作为的。

但没有,这些“三和大神”们往往连身份证都卖掉了,几十元的价钱,也可以换两天的温饱。


其实在此之前我就看过这个人群的报道,在那些报道里他们是不努力的一群人,似乎与中国这个氛围格格不入,充满了猎奇心理。

《三和人才市场》也是猎奇,看着人才市场里的济济人头,我甚至会有一种“故意挑选”的疑惑。

但很快,我觉得我似乎能理解他们了,以致到了这个纪录片开始提出第一代打工者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居然举双手赞成:是啊,第一代的打工者后代,那些留守儿童长大了,他们追随着父辈的脚步来到深圳,变成了所谓的“三和大神”。

第一代打工者的努力,几近白费。


这到底是怎么造成的?真的是他们的不努力吗?追根溯源是危险的,所幸这个片子并没有往那个方面发展,它最好的地方是让人感同身受。

事实上有好几次,我觉得坐在那个小餐厅里侃侃而谈的大神们其实与我们并没有什么区别,想起来,我也放弃过好多次所谓上进的机会啊,我能懒到什么程度呢?可不止是不想更新这么简单,很多时候我连吃饭都觉得麻烦。

“今天还活着,很好”。这恐怕就是我与“三和大神”们最大的相似处。

可能说出来有些过分,但我并不觉得他们这样的生存方式是有什么问题的,得过且过不是罪,有一天等你厌烦了这样得过且过的日子,你自然会奋起直追。

落后别人的脚步了?那又怎样,人又不是为了比较别人而活着的,为自己而活,天经地义。

所以我在想,如果有人拍一部《三和青春残酷物语》的电视剧也挺好的,悠然见时代,更见个人。

不过,这恐怕只能是奢想。



纪录片《三和人才市场》:这个时代的“废青”,就是你我他_娱乐产业_影视综艺
55
170
0
68

相关资讯

  1. 1、堪称日本版“聊斋志异”!《阴阳师》将被郭敬明拍成电影481
  2. 2、《长歌行》中阿隼的身世之谜,身份不输长歌,父亲是契丹第一勇士352
  3. 3、除了英叔外,这6部僵尸片也够经典了3154
  4. 4、《悬崖之上》票房破5亿,目前档期总票房15.7亿多,打破影史纪录2992
  5. 5、《定海神针》剧照曝出,网友:无敌的悟空只能由他来演3898
  6. 6、《哥斯拉大战金刚》近10亿,发布正片片段,挠屁股的动作好萌4070
  7. 7、《超时空同居》导演苏伦:开头最难,别把时间浪费在等上3871
  8. 8、《天盛长歌》收视率持续低迷,湖南卫视再难翻身1100
  9. 9、豆瓣3.0!《日不落酒店》消费沈腾口碑全线崩盘1732
  10. 10、王一博太亏!肖战碰上好时机,难怪他登顶408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