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平是个硬核的导演,一个电影名字起的这么暴躁。
《狗十三》,狗13,狗B。
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愤怒,我们处于这么一个好时候,你愤怒什么呢?
电影中,李玩一家有房有车,老人健康,小孩成绩优秀,甚至还养得起狗。一个典型的小康家庭,有什么好说的呢?
这真的是个普通到家的中国家庭。
把这个故事放到哪里都没有问题,小镇,地级市,省会,京城,魔都,哪个地方都有这样的一家人。
其实,这个家庭和我家颇为相似,除了我没有李玩那么自由。如果我和她一样,我可能会被打死,十岁会是个大坎。毕竟原来我没有现在这么经打,或者说,原来我还挺要面子的。
说到这,我想聊聊这部电影有个没说出来的主题——
父亲的权力 。
李玩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父权家庭里,李玩自小到大有过太多的决定,最后都遵从了她爸的选择。
这太正常不过了,我一点都不为她悲伤,因为多数人和她一样: 自小到大就没什么选择权。
“爸爸是为了你好”, 李玩她爸对她说了好多次类似的话。那些段落给我一种极其魔幻的感觉,因为这话我也听的太多了。
他们给我做的某些选择,到了今天我也尚未知道结果,大多数都是对的吧,大概是这样,我想。
即使错了又能怎么样,大多数的父亲都不会认错。李玩的父亲绞尽脑汁的想出理由搪塞李玩,直到说到她落泪,直到她承认错误,直到对她说出那一句“ 爸爸是为了你好”。
当然,电影为了呈现父亲绞尽脑汁的样子,变得过于夸张。现实中,一个中国式父亲是不可能这样的,他们聪明的很,这里会被处理的很好。
中国式家长们常常会在犯错时,为了在儿女面前掩盖那些错误,本能的采取一些手段。
重男轻女 的戏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李玩的名字是“随便取的”,弟弟的名字却要“认真想想”。李玩找狗狗,让奶奶差点儿失踪,她就要道歉,尽管狗不是自己弄丢的。
弟弟玩耍,故意将奶奶打伤,父亲不但没让他道歉,还去哄他。
说好了带李玩去天文馆,父亲却在酒桌上对领导说,跟您吃饭就是这辈子最大的事。而才上初中的李玩,父亲为了讨好领导,硬是让女儿喝酒,甚至喝会让她过敏的牛奶。
中国式家长总有一句应对的话,“ 你去当他们家孩子吧。”
李玩她爸答应带她去的天文馆,也一直没能去上。
这种 承诺 家长们也常做,是一种集体性的欺骗,我无话可说,但是可以理解。
李玩的爷爷奶奶,也和中国的老人们几乎一样,话里话外总是护着小辈,李家的三代人都是很普遍的中国人,他们几乎照应着中国人的成长经历。
每个推搡奶奶的儿子都会成长为一个找借口的父亲,也会成为一个护着孙子的爷爷。
这是一个好时候,那些所谓的难过,不过是一种建立在能吃饱饭的情况下的矫情。为什么要愤怒呢?
这些只是生活而已。
排版 陈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