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造“海星6000”下潜深度首破6000米,创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10月28日电,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星6000”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日前完成首次科考应用任务,最大下潜深度突破6000米,创我国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OV)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并在多个海域获取了环境样品和数据资料。


沈阳造“海星6000”下潜深度首破6000米,创最大下潜深度纪录_人工智能_AI+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主任李智刚研究员介绍,“海星6000”是在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支持下,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联合中科院海洋所等单位共同研制,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成功的6000米级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装备。


据介绍,本次科考应用航次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组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同济大学等单位的深海微生物及深海地质等领域的科学家参与。此次科考应用航次于2018年10月1日启航,历时26天。李硕说,此航次是在2017年海试成功的基础上,针对科学目标设计的科考应用航次,先后完成了9个不同深度的综合科考潜次。


沈阳造“海星6000”下潜深度首破6000米,创最大下潜深度纪录_人工智能_AI+


在6000米科考潜次中,“海星6000”连续工作3小时,完成了6000米近海底航行观察、生物调查、海底特征表层沉积聚成物获取、泥样和水样采集、模拟黑匣子搜索打捞、标识物放置等,最大工作深度6001米,创造我国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最大潜深的纪录。


沈阳造“海星6000”下潜深度首破6000米,创最大下潜深度纪录_人工智能_AI+


在返航途中的2000米级潜次中,“海星6000”一天内连续3次完成不同海域的岩石和水样采集等科考作业,获取岩石样品总量近400公斤,最大单体岩石重量61公斤。连续大强度的科考作业,进一步验证了该水下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海洋先导专项项目首席、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副所长李硕研究员表示,本航次是在2017年海试成功的基础上,针对科学目标设计的科考应用航次,先后完成了9个不同深度的综合科考潜次。此次“海星6000”科考应用任务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平台和应用技术又迈上了新台阶,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开展6000米级深海科考作业的能力。


4
109
0
21

相关资讯

  1. 1、土豪跪舔平民爸爸《桃花源记》手游跨服战玩法爆料3549
  2. 2、自由之战2机械风英雄造型登场风格百变颜值不变2267
  3. 3、野外实时PK《新古龙群侠传》限号内测内容曝光1715
  4. 4、《时空枪战》新春玩出好运气新春福利精彩不停960
  5. 5、《邂逅在迷宫》不完美首测数据曝光3259
  6. 6、《杨过与小龙女》玩法上演“回忆杀”4261
  7. 7、《六龙争霸3D》大版今日上线精彩多多不容错过2683
  8. 8、《啪啪三国2》加入模拟经营新要素封地称王888
  9. 9、《西游萌萌》魔神战活动每天都在自我磨砺4671
  10. 10、《寿司忍者之忍者突袭》来袭踏入复活帝国新旅程4545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