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工业机器人“高技岗难求”现象

《2018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近日在北京发布。报告认为,劳动力市场平衡性呈上升趋势的同时,区域劳动力市场平衡性差异仍然显著,而且“高技岗难求”与“金饭碗不金”现象并存。

 一,近年     工业机器人    密度爆发式增长

现如今中国对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仍处于早期阶段。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于2018年2月在法兰克福发布的最新报告,自动化生产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速,全球制造行业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已达到74台/万人(每万名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数量),而在2015年,全球平均机器人密度为66台/万人。按国际区域进行划分,欧洲平均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为99台/万人,美洲为84台/万人,亚洲为63台/万人,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转向自动化来满足其制造需求。

深度分析工业机器人“高技岗难求”现象_设计制作_电源/新能源

IFR全球机器人密度

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在2013~2016年,机器人装机量显著增长,由2013年的25台/万人增长到2016年的68台/万人。在最新数据统计中,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位于全球排名第23名,政府也不断通过政策扶持,欲在2020年之前,将中国打造为全球自动化程度前十的国家,在产业政策《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规划到2020年实现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50以上,到2020年之前国产工业机器人年销量达到10万台。

 二,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力劳动趋势逐渐显现

机器人的全面应用对如今的生产方式、效率、产业结构以及生活方式都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在生产模式上,生产由集中向分散方式转变,产品同质化向个性化转变,形成实时优化且自我组织的产业链。

深度分析工业机器人“高技岗难求”现象_设计制作_电源/新能源

在智能制造装备上,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创造了一个包含新型工业PC、网络化PLC/自动化及通信元器件、高精度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智能生产线等相关整机零部件的超万亿市场。

经行业人士预计,机器人在全面应用后,中国很大比例的人口将被迫转型为技术人员或转投服务以及创业自谋出路,当然,机器人大潮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只能通过实践来证明,但目前,我国法律法规、意识形态、社会结构等方方面面还没做好充足的准备,但无论如何,好比汽车代替骡马、电脑代替打字机、互联网代替传统交流方式一样,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劳动力趋势已经逐渐显现。

 三,“高技岗难求”与“金饭碗不金”现象并存

区域劳动力市场平衡性差异显著。此报告的判断是,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走出了无发展的绝对平衡阶段,正向更高质量均衡发展阶段迈进,在这一循序渐进调整过程中,出现局部不均衡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最突出的现象就是部分行业高级技术岗位招人难,而部分可能被新兴技术取代的行业面临垄断性收入下降和失业风险。这个情况就是目前工业机器人技术岗位的突出现象之一

编者认为工业机器人能够增加产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本中低端的劳动力会被高端的劳动力替代,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更多更具有科技含量的技术。

82
130
0
45

相关资讯

  1. 1、采用PMM8713和功率放大器实现步进电机功率驱动级电路的设计3234
  2. 2、配有辅助以太网接口的MICA——实现两个以太网协议之间的轻松数据交换2256
  3. 3、激光传感器的优势和测距方法3683
  4. 4、重型汽车抑制干扰源的技术措施1607
  5. 5、数字LED技术的应用原理解析885
  6. 6、关于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3067
  7. 7、需要了解的Linux内核读写文件2963
  8. 8、无人机新突破!科研人员打造出能在夜间自动搜寻化石的无人机2211
  9. 9、确保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854
  10. 10、以行业定制机器人+MES系统为核心,埃斯顿打造压铸智能工厂1558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