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零接手一个社群运营岗位

本分只是一个社群运营岗位的竞聘报告,分析阐述的也许因为是定制化的不够全面,已经适当地进行了普适性的修改,但还是不具有普适性,仅做粗略分享,请莫加以口诛笔伐。

如何从零接手一个社群运营岗位_行业应用_LEDs

一、目的

解决当前社群需求:

 B端需求方案概述:目的是维系固定B端客户,提升平台粘性,使用体验等。

对当前销售端所拥有的群进行分类整理重命名,提升群员对该群的认知。

基于上述梳理,对群员的脸谱信息明确定性后进行群活跃度提升,或放弃原群,引导活跃用户迁移重新组建新群,并规范化群名片(QQ群)/昵称(微信群)。

如进行新群规划,则需按照相应B端业务群体进行相应划分,严格按照群运营逻辑,进行相似人群归属(相似属性成员非常重要),如具备一项或多项条件:城市/区域,所营业务范畴,企业性质等。

人工+机器人辅助进行群管理,所有群实现机器人入驻,实现自动拉人入群,欢迎语,群规说明,关键词回复,群活推送,管理员设定,反垃圾管理。

群活动策略,根据所需要阶段达到相应目的推动,如:客户维系,平台粘性提升,用户裂变,变现。(形式多考虑平台内部可支持的功能和业务需求。)

群活跃策略:日活活动,定岗/轮岗内容分享,牛人入驻,机器人互动,特定目标需求。

 C端需求方案概述:目的是用户裂变+变现+平台粘性提升。

 以下是一些对社群运营的见解:

社群的生命周期和群员对社群的需求有强关联,基于群的不同属性生命周期是不同的,当群价值低于维护成本时应果断迁移高活跃用户到新群环境。

如:产品类的保持不停有群员感兴趣的新产品的加入就会延长生命周期,社交类的由于新成员发言高于老成员,保持新成员加入适当清理沉默成员。

 群运营禁忌:

 关于群规模(人数论较为主观,仅供参考):

B端群应控制人数在不超过100人,人数太少会造成缺乏规模,人数太多则会出现沉默用户太多,推广信息传达不到位,或发言太多频繁,部分成员选择屏蔽。

C端群根据业务需求可大可小,固定群不宜过大,以微信群保持在200人,20%发言活跃成员。QQ群保持在1000人,5%-10%发言活跃即可。

 关于活跃用户可产生价值:

有需求的用户,更容易被系列化(直观体现价值分量)的内容所吸引;20%的用户在良好体验的前提下会积极评论等参与内容建设。

无刚需的用户,更容易被碎片化(新鲜,有趣,潮流)的内容所吸引;80%的用户在良好体验的前提下会积极转发等分发行为。

 变现案例演示:

如何从零接手一个社群运营岗位_行业应用_LEDs

如何从零接手一个社群运营岗位_行业应用_LEDs


12
39
0
3

相关资讯

  1. 1、从研发投入看中国产业未来: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823
  2. 2、基于DSP与FLASH的硬件接口电路实现数字录音与回放功能系统的设计724
  3. 3、紫外线传感器GUVV-T10GD-L在UV固化机中的应用575
  4. 4、FPDLINK更高频的信号传输干扰原理及优化方案4561
  5. 5、高精度IT/IN系列电流传感器在锂电池电流电压测量中的应用解析4275
  6. 6、2018年工业机器人市场开启新一轮跑马圈地4154
  7. 7、不断在进化的虚拟现实技术4337
  8. 8、Linux系统中JAVA创建文件后权限不足应该如何解决2569
  9. 9、浅谈纯电动汽车的控制系统2139
  10. 10、医疗4.0|物联网大数据开启医疗产业的医疗革命3582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